大 廈 - 蔡瀾

大 廈 - 蔡瀾

香港海邊的第二金融中心大廈,已經有個殼,將在二○○三年七月建好。
此大廈在香港來說是最高的了,比起世界各地:芝加哥的西雅士大廈為第一位,527米。第二位是吉隆坡的雙子大廈,452米。第三位為紐約的帝國大廈443.5米,上海的金茂大廈排第四420.6米。
第五位才輪到香港的第二金融中心,420米,比上海的那家僅僅矮了零點六米罷了。
這證明些甚麼?說明了香港人是有自信的。建高多一米容易事,就是世界第四,比上海厲害,但何必呢?
如果是日本人就不同了,他們每造一件東西都要派人到世界各地走一圈,如果能成為第一的話,死都肯幹,像他們保齡球場,人家有幾百條,他們就要多出一兩條。可惜在建築物上他們永遠沒有辦法和其他國家比,有地震嘛,不能建得太高。
香港就有這個優勢,地盤堅固,像建在一塊巨大無比的花崗石上面,不必擔心地震問題,地基就不用打得太深,建築費相對地便宜。
不過一年總颳幾次強烈的颱風,在擋風上的設施上非堅強不可,花費的也不少。
巨型大廈除了工程強大之外,外型設計得優不優美是最大的問題,一差了就變成視覺污染。芝加哥的那一座平凡得不得了,很少人知道它是怎麼一個樣子。
前四名之中,當然是紐約的帝國大廈最美。美國人也深知大廈要留名,當電影的背景是最好的辦法。
誰會忘記金剛爬上去的大廈?又在《金玉盟AnAffairToRemember》中,男主角等待美人但不出現的場面,讓觀眾刻骨銘心。
香港大廈那麼多,從不留給世界觀眾任何印象,是永不肯借給人拍戲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