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兩年 股價新低<br>周日專題:電盈幾時升?

合併兩年 股價新低
周日專題:電盈幾時升?

今天是8月18日,是將軍澳地鐵通車的日子,也是電訊盈科(008)踏入第3個年頭的第一日。過去兩年,電盈雖然一直努力重組債務,開源節流,惟股價仍未有「喜息」,近期更創1.48元新低。回顧電盈過去兩年經歷,證券界及投資者心目中只有一個疑問,究竟電盈股價要如何才能走出谷底? 記者:黃偉強、陳華雄

今年3月,電盈主席李澤楷在股東周年大會上首次透露,雖然該集團負債仍然沉重,但未來一年度有機會派息,可惜這句諾言仍阻止不了股價下跌。證券分析員普遍認為,電盈仍有很多問題未解決,投資者除關心其減債進度外,更關注其未來發展前景。電盈的曙光可能來自近年積極拓展內地電子商貿解決方案,及出售數碼港物業,但這些成果非短期可見,故股價恐怕要一、兩年才能回升。

許下市值翻一番承諾
盈科數碼動力與香港電訊的合併要由99年4月說起,港府當時破天荒不經公開競投,將數碼港發展交予李澤楷旗下的盈科集團,惹起激烈爭論。其後,盈科收購得信佳空殼及注入地產及數碼港項目,得信佳復牌當天,股價激升20倍,成為股壇神話,並開創科網熱潮。2000年初,盈動(即得信佳)宣布,以蛇吞象方式收購香港電訊,更成為一時佳話。本來的如意算盤是,雙方通過合併,新舊經濟互惠互利,強化彼此競爭力。
2000年8月17日,李澤楷統領八名高層會見傳媒,宣布公司「八合三」業務重組大計,更許下目標,要讓公司市值翻一番,但卻未訂下期限。當時,電盈市值近3300億元。當晚,盈科數碼動力在君悅舉行大型酒會,慶祝完成收購香港電訊及成立電訊盈科。
不過,事與願違,2000年上半年,全球科網熱急速冷卻,令電盈藉分拆業務上市套現的計劃落空。面對眾多投資者的壓力,電盈於該年開始大幅削減對互聯網的投資,先後結束IMS入門網站及iTV等業務。此外,亦透過裁員精簡架構。

希望提高EBITDA一倍
由於股價在合併後半年內由15元以上急跌到5至6元,李澤楷在01年5月25日電盈首個股東周年大會上,遭多名小股東指摘電盈管理層沽股「自肥」、董事薪酬偏高及欠派息等問題。
去年電盈合併一周年,李澤楷未有再談論市值,因股價一年內下跌逾八成半,最低見1.97元。當天,電盈沒有任何慶祝活動,李澤楷也在16日晚離開香港出外公幹。其後,他接受訪問時稱,目前只視(未計稅項、利息、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股東價值,計劃未來數年,將電盈EBITDA額提高1倍,具體來說,如以每年11%的增長為目標,需時7年完成。他相信還需2年時間才可完全地將電訊及盈科合併。
過去一年,電盈在減債之餘更透過財務計劃將債務還款期延長,截至今年3月底時仍有59.8億美元債項,較合併時的78億美元少,若計及上月出售CSL40%權益,債務則可進一步減少6.14億美元。

5年減債10億美元
電盈曾向分析員指出,未來5年要再減債10億美元,出售CSL已可完成目標的大半,其餘的則要視乎數碼港物業出售成績。電盈亦知此項目不容有失,最近便禮聘前信和要員李智康出任基建業務主席。2002年8月16日,合併兩周年前夕最後一個交易日,電盈股價收報1.53元,升0.7%,市值為352.95億元。大家正拭目以待,希望李澤楷可在若干周年後,實踐其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