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近年積極吸引遊客,但是「美食之都」美名逐漸褪色。英文報章《亞洲華爾街日報》昨日刊登一輯以「食:亞洲優質食店指南」為題的文章,有深厚旅遊及飲食經驗的作者JohnKrich批評香港的食物質素愈來愈差勁,美食之都的聲譽跌至邊緣地帶,相信與外國人更易品嘗中菜,以及本港對食肆經營的規限過於嚴謹有關係。
但JohnKrich認為在本港芸芸名店之外,其實有不少平民食店是極有份量的;其中獲JohnKrich推薦的香港張生記酒家逆巿開店仍生意不絕,該酒家副經理陳麗賢表示,由於本港較少杭州菜館,加上該店菜式口味較清淡,所以能夠迎合港人口味。
要吸引貴客,未必一定要高成本製作,做街坊生意的深水埗容記小菜王則靠創新菜式及獨特風味,同樣贏得JohnKrich青睞,老闆易偉容強調,秘訣是薄利多銷,同時要創新,該店創新的招牌菜Wasabi燒脯肉便每日賣出二百多份,夜巿更坐無虛席。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伍德良承認本港飲食業質素有下降趨勢,他說:「近年經濟唔好,巿民消費力弱,喺經營困難嘅惡性循環下,食肆質素無可避免下降,而且內地食肆嘅經營成本低過香港好多,發展空間好過香港,香港要重奪美食之都嘅美譽,必須放寬對食肆經營嘅規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