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周末絮語 - 李怡

李怡專欄:周末絮語 - 李怡

威爾斯親王醫院因定出肝臟移植每年限額,而拒絕接受死者捐出肝臟,以致一百名性命垂危病人,眼巴巴失去重生機會?
醫院及醫管局負責人,他們的心肝最該換一換。


配合副總統呂秀蓮巡視及要求,台北看守所主辦反毒歌唱比賽,並由知名藝人蘇永康與呂秀蓮「巧遇」,同台唱《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活動讓媒體報道,蘇在囚形象被公開,又有傳媒指他被利用作宣傳工具,更被指提前出獄是「特權」。
蘇永康大概要另唱一首《女人不該讓男人流淚》了。

由特首董建華一手成立的市區重建局,面臨嚴峻財政危機,單是出售荃灣七街計劃,已令市建局虧損三十億元,根本無法做到收支平衡,更遑論成立時宣稱十三年後有一百億盈餘了。
有時候真的很難不信邪,歌劇《劉三姐》有句唱詞,形容倒運的人處事:「河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亦枯。」

董伯到工聯會與工人真情對話,工人頻頻傾訴受失業威脅之苦。董的回答是:大埔正發展科學園,港大有了新校長徐立之,愛滋病專家何大一也會來香港研究,這些話不知與工人的苦況何干?董伯又勸工人要提升自己,要有信心,否則「香港的燈就會熄滅。」
香港的燈倘熄滅,是因為有一個答非所問、不知所云、只會叫人有信心而其言行卻讓人無信心的特首。


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吸引五千多名青年進場,財政司司長梁錦松鼓勵青年求職,應該「擁抱轉變,立志全球,敢愛敢闖,輕視得失。」
香港求職都如何艱難,怎麼「立志全球」?這句話等於梁惠帝聞外地鬧饑荒,沒糧吃,乃問左右「何不食肉糜」一樣。

港大最新民意調查,董伯民望跌至十個月以來新低,只得四十八分。經常出訪、最愛做秀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市民對他的認知率是最低,只有百分之三十九點六,其他問責局長的市民認知率和支持度,均偏低。
可見,所謂新思維、新作風,光講沒有用,爭取媒體曝光也沒有用,還是得做些事情來體現才成。

《人民日報》的「人民網」,評香港中大對特區政府的民調,說「『民調』不過是按既定的框架,自編自導的『過場戲』而已」,又評港大對遊行示威的調查,是「又一次混淆黑白」。路公公干預中大、港大民調失敗後,現在開始由中央黨報來進行干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