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列車車門接二連三夾傷乘客的地鐵公司,堅持列車車門設計安全,昨日更安排兩名高層職員以血肉之軀示範車門夾人。對於近日車門意外多了一倍,地鐵指完全是乘客未適應新列車車門開關方式所致,地鐵會加建月台幕門及加強安全廣播。有學者批評地鐵不負責任,罔顧乘客安全。 記者:麥志榮
地鐵公司車務總監祈輝、車務總經理白朗恩及車務主管許業雄昨在記者會上表示,地鐵列車車門每個月開關總數達六千萬次,平均只有四至五宗夾傷乘客意外;本月至今僅半個月已發生四宗,可能是韓國製新列車車門開關時會向外或向內移動兩吋,乘客未適應,東涌線列車亦使用相同設計,唯一分別是東涌線有月台幕門,觀塘線正加裝幕門,又會增加小心車門的廣播。
他們指出,新、舊列車的車門都可感應到十毫米或以上的物件,乘客夾到身體或手時可輕易抽出,新車車門更會在夾到物件時自動彈開五次,近日的夾傷人意外可能是車門感應不到十毫米以下的物件,但就算被車門夾到,亦不會造成嚴重損傷。
地鐵更即場向傳媒示範新列車車門安全性,由白朗恩親身示範車門夾人,車門夾到他的肩膊後輕微彈開了五次,之後他輕易將車門推開;而地鐵公關部女主管、公司事務經理梁陳智明亦以「玉手」示範車門夾手,只見梁太手部被夾後輕微紅了,她向記者說:「一啲都唔痛!」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早到政府總部上班時表示,當局非常關注地鐵夾傷人事件,但會否處分地鐵,則需要詳細了解事件才可決定。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一級科學主任盧覺強批評地鐵單單呼籲乘客勿靠得車門太近是不負責任,「地鐵作為服務提供者,好應該負責乘客嘅安全問題,冇理由叫用家自己顧自己,繁忙時間咁多人上車,車廂咁擠迫,乘客根本無可避免一定要企近車門,除非每卡車整多幾個車廂,如果唔係唔好講埋呢啲不切實際嘅呼籲。」而舊款列車亦發生意外,不排除可能與舊車檢查維修不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