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不明白,到底有錢人家的衣物晾在哪裏?
不要說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即使今時今日也不難找到屋村或大型屋苑的住客把洗淨的衣物晾出屋外,內褲啊、胸圍啊,萬紫千紅、各式各款,組成了香港人稱的「萬國旗陣」。
但經過高尚住宅區的話,豪宅的陽台都沒有晾衫,小時候的我不禁疑問,到底有錢人家的衣物晾在哪裏?
把範圍拉闊一點,從宏觀的角度俯瞰地球,在那些人們稱作第三世界的國家裏,不論是在木屋還是水泥大廈,衫還是晾在外面;你甚至可以看到客人把內褲啊、胸圍啊晾在五星級酒店的陽台。
記得有一次到意大利米蘭,住在「四季酒店」,房間的陽台剛在酒店入口樓上。我跟朋友打趣:「你猜如果我把衣服晾出陽台,這間五星大酒店的管理層會有甚麼反應?」
朋友笑說:「把你列入黑名單,從今以後全世界的『四季酒店』也不會做你生意。」
是在甚麼時候開始,晾衫的位置變成了格調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