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送我保護費 - 鍾偉民

不如送我保護費 - 鍾偉民

李純恩發了狂出書,這天,又送來《吃四方》和《遊四海》;光看書名,都覺他勞累。《遊四海》有一篇〈路環人〉,原來說的是我;路環人,存活的不多,「熊貓那麼珍貴,就是因為稀少,路環人比熊貓還少,所以更加難得,大概也應該保護起來。」李純恩說。保護不必,但送一點保護費,還是好的。
每回從新橋到氹仔巿區,車要繞過孝思墳場,死人活人住得近,我也懶得去拜山,路過,旋下車窗,喊一聲:「大家好!」就算盡了心。這李純恩也周到,怕我這麼瞎嚷,月黑風高,要是墳場裏百鬼同聲回一句:「還沒你好!」那可嚇死開車的人。

路環譚公廟後有山坡,炎夏,坡上相思林鬱鬱蔥蔥,遮天蔽日,是真正的清涼世界;路環人死了,也有葬在那裏的;只是沒過幾年,骨頭就得翻出來遷葬。小時候,外公教我習字,握着手一筆一劃寫,字沒寫好,老人家已變了一堆骨頭,黑黑的,擱在陽光下;那專門「執骨」的把一塊塊骨頭洗乾淨,排好放到瓦缸裏,像要熬肉骨茶饗客,看着總覺荒謬。
提到路環這座幽山,就想起看守墓園的大塊頭,是個混血的,一臉虯髯,胸臂都是鬈毛;外公在家裏停靈,這大塊頭聞風而來,垮啦垮啦上了樓,按着遺體躬身吻了額頭,二話不說就走,大概又回到那座幽山去陪墳頭下的老朋友了;蟬鳴乍起,生和死,彷彿就像天晴天陰。
路環有自己的人物,有個瘦小的女人我們叫拜神婆的,通曉喪葬儀注,一輩子隨送殯隊來去;過了二十多年,暮色裏,我看到她一個人捧着神龕走過海邊的青石路,拜神婆腰板挺直,半點不顯老,感覺上,她會繞着這座島一直走,待最後一個人都去了,她大概才會留在山上,相思林千樹黃花的時節,就只有她跟那大塊頭細說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