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強積金宜分階段進行

轉換強積金宜分階段進行

近年全球市道疲弱,強積金表現因而大受影響。許多打工仔擔心,這樣下去將愈供愈蝕,故考慮重新調配投資組合。然而,有強積金顧問指出,強積金屬於長線投資,供款人的眼光應放長遠一點,絕不應貿然改動原先定下的投資目標;即使有意作出改動,也應分段行事。

一般情況下,僱員到65歲才能取回強積金供款,可見強積金是相當長遠的投資,動輒以數十年計,故供款人實在毋須太過憂心短期的市場波幅。
駿隆強積金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認為:「投資者應該將個人平時的投資理念,與強積金投資分開,因為日常的投資,例如買賣股票,多數以短線為主;但強積金是非常長線的投資,年期可超過20至30年,所以兩方面的投資取向應完全獨立。」

短期波動毋須過慮
她表示,選擇強積金的投資組合,大前提是根據僱員的年齡、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以及過往投資經驗等。
「其實供款人不應基於市場的短期波動,而改變原先定下的投資目標。如果僱員仍相當年輕,例如在25歲以下,他擁有非常長遠的投資年期,因此依然可以選擇進取型的投資組合。」
事實上,值得打工仔「留神」的地方,反而是各家強積金供應商的長遠表現,負責管理的基金能否跑贏大市;過去1年多,各家供應商的表現十分相近。蕭美鳳稱,若然強積金供應商長期跑輸大市,或較其他同業遜色,才應考慮選擇其他供應商。不過,現時只有僱主擁有挑選強積金供應商的權利,僱員若不是離職,便無權選擇。
「員工可以做的,是在同一家供應商提供的基金選擇中,轉換至另一隻基金。以進取型基金為例,如果香港地區基金表現不理想,或可轉至其他進取型基金,但必須屬於同類型風險。」蕭美鳳說。

50歲以前仍可進取
蕭美鳳認為,即使40至50年歲的僱員,亦還有十多年供款時間,若然原定的投資屬於中風險,亦不應改變投資組合。至於超過50歲,接近退休年齡的僱員,在市況波動的情況下,則宜在適當時間調配投資組合。
「年紀較長的供款人,若然不看好經濟前景,可按階段轉換基金組合,但不應一次過作出調動。他們可先把新的供款,轉換至保本或債券基金,而之前累積下來的供款,則待市況好轉的時候,才逐步由股票基金轉移到其他穩健型的基金中。」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