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顯著復甦<br>上車落車:中航興業上望2元

行業顯著復甦
上車落車:中航興業上望2元

最近大藍籌公布的業績是驚喜多意外少,反映市場早前預測傾向悲觀,而帶起這個趨勢的股份是國泰航空(293),航空業復甦是在市場預期之內,只不過營運效率之佳實令人意外,在國泰的強勢帶動下,令人對其他航空股惹來憧憬。
幾間中資航空公司中,以較弱勢的中航興業(1110,市值50.45億元)較值得留意,過去中航興業參與地產業務,予人並非純正航空股的感覺,而且香港地產市道不明朗,租金回報有壓力,而兩項業務又令估值工作較複雜。
不過,自從中航興業在收購中航澳門的時候,將地產業務抵銷當中6億元的代價,業務集中在航空業,已解決了這個問題。
中航興業於今年3月中收購中航澳門,業務貢獻將在第2季開始反映,澳門目前是海峽兩岸的中轉站,因此業務發展前景樂觀,而且中航澳門與港龍可產生不少協同效應,例如員工培訓及推廣工作等。

港龍受惠新航約
當然中航興業最主要的資產及盈利來源,仍是持有43.29%的港龍。港龍最近的發展,是在港台新航約生效後,開設香港至台灣的航線,每周將有22班次,這方面可推動盈利增長,雖然班次仍遠不及國泰頻密,但港龍可開辦台北經港轉機至國內,所以有不俗的競爭力。
雖然國泰也有可能稍後開辦國內航線,但在「一航線,一航空公司」的政策放寬下,港龍受惠的機會較大。
中航興業的另一賣點是注資概念,無論母公司的背景,以及持有約6億元現金的財政狀況,都惹人憧憬。上次收購中航澳門的作價大約PE8倍餘,算是便宜,因此帶來額外憧憬。
雖然去年盈利大幅倒退,但今年應顯著復甦,現價計,預期PE約15倍,但在盈利續進的預期下,中線可望重回2元以上的水平。
何 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