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公布截至6月底半年業績,純利跌20.7%,至2.9億元;中期息8仙。對於外界傳聞行政總裁鄺其志已接獲政府通知,不獲續約,他昨日不肯直接回應,只表示「謠言止於智者」。他說合約是個人與公司間的關係,不肯評論政府是否有介入。
港交所財務總監張國偉解釋,中期業績倒退主要由於本港經濟不景,投資者信心疲弱,令股市交投持續放緩;利率偏低亦令去年原本大增的投資收入急挫,總收入下跌10.79%,至8.93億元。聯交所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額只有7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導致交易徵費及系統使用費的收入減少13.83%,至1.67億元;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交張數亦減少6.2%。交投淡靜亦令結算及交收費收入跌19.27%,至9640.2萬元;市場對股份資訊需求減少,令出售資訊所得收入跌9.76%,至1.59億元。
張國偉指出,投資收入只有1.35億元,減少32.32%,主要由於去年連番減息,令淨利息收入下降;而今年再減息空間不大,令投資組合中佔48%的債券部份未能帶來較大收益,期內投資回報只有2.96%,低於去年的5.11%。由於上半年降低各類衍生產品的保證金,港交所可作投資的資金亦縮減3%,至90億元。
不過,上半年新上市公司數目由去年同期的40家增55%至62家,加上窩輪掛牌數目增加,令上市費收入增長14.2%,至1.65億元。對於這可能反映港交所為增加收入濫批新公司上市的說法,鄺其志強調立論不正確,並重申只有符合規定的公司才獲批上市。
期內營運支出減少3.32%,至5.77億元,其中員工由去年底830人,減至今年中的780人,令相關支出減少8.75%,至2.62億元。
展望下半年,鄺其志預料市況會持續不明朗,投資氣氛不會有太大改善,故交投可能持續偏淡,港交所將繼續控制成本,並會改善系統,包括放寬第三代自動對盤系統的網絡容量,令經紀行可選擇增加容量以方便運作。另外,對於延長交易時間1小時,港交所正與市場人士研究運作模式及規則的安排,市場亦需要時間修訂系統,故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才落實,效益相信要到明年業績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