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吳馬太表示,消費者到超巿選購特價貨品時,即使價錢牌上標明特價字樣,亦不要以為一定有「着數」,應比較不同零售店貨品的價格。
本報記者在銅鑼灣及灣仔一帶超市以及辦館、雜貨舖、藥房格價所得,三大超市大部份貨品的價格一樣,但飲品如可口可樂、生力啤酒,以百佳最抵買;淘大金標生抽則以惠康的售價最便宜。
但在超市以外,部份貨品在辦館及藥房購買其實更為化算。例如購買一罐三花淡奶,在辦館只需五元,但在百佳及惠康等超巿則分別需六元五角至八元二角;又例如出前一丁即食麫,三大超市均售二元四角,同區有辦館只售二元二角。
巿民曾先生表示,除了會比較不同超巿的特價貨品是否真的便宜外,部份貨品更只會光顧辦館或藥房購買,「例如洗頭水、奶粉、牙膏等,我一定會去藥房買,因為價錢可以平兩、三成。」
辦館亦會趁超巿減價時入貨,專門供應罐頭及糧油雜貨予食店的祥記糧食行店員陳先生說:「佢哋(超市)減價重平過我哋來貨價,梗係去佢哋度買着數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