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的可持續發展

民主化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及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 陳竟明博士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最新調查顯示,如果以生態足印的概念來計算,八十年代開始我們已超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容量。到二○五○年,恐怕地球已沒有足夠資源支持人類在這地球生存。當前世界主要環境問題有五項。一、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而且是不可逆轉的。二、天然資源不足,生物多樣化受到嚴重威脅。三、一些污染和公害影響健康,導致慢性病及癌症產生。四、立法管制未能有效阻嚇污染者,政治、法律、經濟三者不能同時配合以應付環境問題。五、則是如何達致可持續發展。
在本港,九七回歸前,港府完成了有關可持續發展的顧問報告,列出如何達致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董特首上任後在施政報告中也多次提及相關工作。一、設立可持續發展科,並提供資源支援日常運作;由八至十名專業人員組成的可持續發展科將是獨立組織,定期向政務司司長滙報。二、設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這將是一個政府以外的策略性組織,作為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促使政府的各項工作充份顧及市民的意願。如今,這些承諾早已在高官問責制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行政主導的影響
當前香港環境問題成因包括:一、土地資源貧乏,資源衝突嚴重;二、人口政策欠奉,人口密度過高;三、大型基建過巨,經濟需求日增;四、缺乏保育法規,未能預先防範;五、政治欠缺民主,妨礙環保進程。目前的行政主導和不民主的議會制度,已導致許多政策制訂和決策過程既不合民意,也沒法落實推行。
民主化及民主政制能對社會發展、資源運用和持續發展起一定作用,但卻最易受人忽略。據聯合國剛公布《2002年人類發展報告》中指出,全球民主化停滯不前,而香港雖然排名二十三,在高度發展的國家和地區中排中位,但在管治質素、政治權利、言論及問責性等方面得分甚差。我們的特首在中央欽點的情況下,既無民意基礎,也不用向香港市民交代。他找來了一班向他問責的高官,在行政「霸」導,和欠缺民主基礎的立法會無法對其施政和立法監督下,特首將香港帶入了前所未有的險境,嚴重妨礙到可持續發展。
目前香港五個有關環境問題的專責委員會都是由上而下欽點委任,這不利保育工作的推行,亦不利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特區政府就環境政策而言,由可持續發展、自然保育、空氣質素和水質改善以及減少噪音計劃均沒有在過去五年內依九七年的承諾實行,計劃仍屬空談。而最近推出的高官問責制,決策環境部門應獨立,還是與哪些項目配合仍具有爭議性。如果說部長向公眾負責,則公眾意見如何能夠得知?誰能代表你的意見?誰人能為地球說話?誰為地球上受影響生物說話?這一連串問題均須政制民主化、議會及民主選舉來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