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股份的流通量?公司股價怎樣維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又不會減少小投資者的投資興趣呢?其實這可以參考美國的做法。
一般買賣美股會有最少的單位,習慣上多數會以100股作為買賣單位,但這個100股的習慣,並不是一個市場訂定的制約,投資者也可以一股、兩股的買賣。當然經紀會設定最低佣金限制,這個佣金的限制,是以金額來釐定,並不是一個百分比。香港現行的最低佣金為交易額的0.25%,但在美國,佣金百分比是可以議定的,但每次交易都牽涉經紀行的資源運用,因此會有一個經紀自設的最低佣金要求,例如10美元。
雖然美國沒有像香港一手一手的最低交易股數,但習慣上,投資者每次交易的股數仍會是以每百股計算的。如果股價只是1美元(美股所容許最低股價的下限,低於此價超過一段時間的話,公司可能會被除牌),100股只需100美元,以金額計,相信一般投資者也可負擔得起。
但有些美股股價卻達百美元,那麼100股這類股份,便要1萬美元以上,對於小投資者而言,投資這類股份會比較吃力。但因為美國投資者可以不限股數的買賣股份,那麼他們可以按自己的能力,改變所買賣股數來切合他們的需求。這樣就算是大價股,散戶仍有機會參與,令到大價股的股份流通性增加。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