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失聰的十五歲男童鋒仔,因佩戴傳統耳機效果欠佳,早前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童夢成真」專戶撥款資助購買可大大提高聆聽能力的骨固定式助聽器,並於日前進行第一部份手術。記者獲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邀請,進入手術室禁地,直擊該項嶄新手術的整個過程。
手術由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唐志輝及耳鼻喉科兼任助理教授蘇明順一同操刀。手術當日上午八時許,接受全身麻醉的鋒仔靜靜躺在手術床上,蘇醫生熟練地用手術刀在鋒仔左耳背後切開一個約五元硬幣大的小口,然而利用小型電鑽將一枚微細的鈦金屬螺絲鑲入耳背骨四毫米深處。
「我哋三個月之後,會再同佢做多一次手術,切開同一個位,將粒螺絲褪番少少出嚟,喺上面鑲上另一部份螺絲,再等三個星期就可以裝個助聽器上去。」唐醫生及蘇醫生向記者講述手術原理。其後,蘇醫生將切口縫合,手術便已完成,整個過程只需二十分鐘。
被送回病房休息的鋒仔,由於麻醉藥未過,顯得十分疲倦。他在手術前曾對記者說:「希望做完手術之後可以快啲好番,聽得清楚啲,以後唔使再戴舊嘅頭箍式助聽器咁論盡。」
鋒仔天生少了鐙骨,導致失聰,現時所戴的助聽器只能聽到六成左右,遇嘈雜環境聽聲音更感困難,加上傳統耳機掛在耳背或戴在頭上十分礙眼,對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其母表示,鋒仔將於暑假後在聾童學校升讀中四,她盼兒子裝上助聽器後,有助解開怕被人笑的心結。「佢把口話唔介意,但係心入面都唔鍾意畀人知佢係聾嘅,你睇佢出街唔肯戴個耳機就知。」
蘇醫生在手術後表示,手術過程十分順利,鋒仔住院一晚便可回家,其間須服消炎藥防止發炎。當鋒仔日後戴上該個骨固定式助聽器後,聽力即時可以提升五成以上,效果立竿見影,加上助聽器體積小巧,可被頭髮遮蓋,外人難以察覺,亦有助克服鋒仔的心理障礙。
他補充,病者可以自行調校助聽器的音量,甚至隨意除下,助聽器壽命一般約有三至四年。而自九六年本港引入骨固定式助聽器後,迄今他已為二十名病者進行手術,年齡介乎五至三十多歲,全部病人的聽力均有明顯改善。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