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時亨研究櫃員機買債券

馬時亨研究櫃員機買債券

【本報訊】自「細價股風波」後,久未露面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終於曝光,《文匯報》昨日以顯著篇幅報道馬時亨訪問,內容全沒提及細價股事件,集中討論發展本港成為區內主要發債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馬氏的意見並無新意,反建議港府應考慮業界意見,包括為發債機構提高稅務優惠及簡化發債程序,以減低發債機構的發債成本。

技術可行未及網上方便
馬時亨在訪問中指出,當局正安排與中銀香港(2388)及滙豐等主要銀行商討,簡化零售債券買賣程序,例如讓市民透過自動櫃員機買賣債券。滙豐銀行總經理柯清輝表示,利用櫃員機或互聯網買賣債券,技術上沒有困難,最重要考慮是效益問題,須視乎客戶是否有興趣透過上述渠道買賣債券。
一名銀行的資訊科技部門主管亦指出,利用自動櫃員機購買債券,是互聯網未普及前的產物,但現互聯網普遍,該方法未必最方便客戶。
首域投資債券投資部總監阮卓斌指出,「搞活」二手零售債券市場,關鍵在於銀行能否降低手續費。
渣打銀行環球市場債券市場主管姚志鵬表示,業界及資本市場公會一直有向政府提交改善本港債券市場的建議,當中包括改進本港金融基建、稅務寬減及二手市場流動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