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半數幼稚園家長新學年荷包將「大出血」,教育署昨在網上公布最新幼稚園學費,在本港持續通縮下,仍有半數、四百零八間幼稚園獲准加學費,平均加幅為百分之五點三,最高達三成七;以實際金額計算,加得最「狠」的一間,全年學費加八千四百元。 記者:倪清江
在全港七百多間幼稚園中,只有三十六間願意主動減費,減幅最高的幼稚園全年學費減兩成一;以實際金額計,則以另一間減三千六百七十四元最多。
今年共有五百四十一間幼稚園申請調整學費,較去年少近四分之一,其中近百間申請加費被拒,結果被迫凍費。獲准加學費的有四百零四間,黃大仙區的竹園區神召會康樂幼稚園,全年學費由上學年的六千二百二十八元,調整至八千五百三十二元,增幅達三成七,與教育署公布的最高加幅脗合。
以實際金額計,最多一間加八千四百元,不過教育署拒絕公布加費最多學校的名稱。本報根據教署公布資料,比較《幼稚園概覽》列出去年的學費,位於北角寶馬山的漢基國際學校,今學年學費達六萬五千七百元,較去年增加八千二百元。
全港最貴的全日制幼稚園耀中國際學校(幼稚園),新學年學費維持在全年十萬七千三百四十元,反而半日制的「貴族」京斯敦國際幼稚園,全年學費由七萬三千多元加至七萬六千多元,加幅近百分之五。
教署發言人表示,幼稚園調升學費的理由,包括需按增薪點增加教師薪金、提升師生比例而需增聘人手,以及其他開支增加。本身是幼稚園校長的教協學前教育發言人翁巧香表示,部份接受政府資助的幼稚園,在新資助模式下資助額減少,因而需加學費。
翁巧香又稱,她任職的幼稚園與其他凍結學費的學校,現時都是運用多年來積聚的盈餘,才不用加學費,近年入讀幼稚園的適齡兒童逐年減少,業內面對很大財政壓力。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認為,現時經濟不景,幼稚園實不應加學費,擔心會產生「漣漪效應」,引起加風,增加家長負擔。他促請政府全面資助學前教育,增加補貼幼稚園。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名譽會長陳麥愛卿對仍有半數幼稚園加學費感到無奈,促請教署加強監管,防止校方濫收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