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做沒飯吃 那裏有米那裏去<br>精壯青年 也輪米

沒有工做沒飯吃 那裏有米那裏去
精壯青年 也輪米

【本報訊】政府下周一公布最新的失業率將達到百分之八,失業人口超過二十七萬人,預期將有更多家庭陷入經濟困境。在失業陰霾下,一個慈善團體昨日在牛頭角下邨派平安米,吸引逾二千人輪候,隊伍中更罕有地出現一名三十歲精壯青年,足以證明貧困狀況日趨惡化。這名失業多月的男子坦言已積極找工,奈何仍無着落,沒有工作便沒有飯吃:「冇嘢做咪嚟輪米囉!」為了可多省一點的開支,他已放下尊嚴,也不計較世俗人的白眼。 記者:劉永明、黃冠笙

牛頭角潮僑聯誼會每年均會在盂蘭節派發平安米活動,主辦單位昨日在牛頭角下邨第九座球場,準備四千份,每包八公斤白米及日用品禮包,於下午四時開始派發。
每年派米的形式並沒有兩樣,只是今年顯得格外不同,一名三十歲青年男子也加入輪候,在眾多耆英的人龍中愈顯得與別不同,他帶備乾糧、清水、報紙雜誌和雨傘,一副有備而來的姿態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他沒有抬頭挺胸,只是很低調的蹲着,一派不以為意的模樣。他坦然向記者表示,因為怕媽媽辛苦才來,也順便「攞」多一包;幾日前派米他已輪了一次,下周日有米派他也會去輪。

從沒放棄找工作
這名輪米青年姓葉,中學畢業後先後做過推銷員及酒店管房,曾經是一間大酒店的房務員,月薪九千元,管吃之外還有制服穿,每天開支只有車費,兩母子生活尚算充裕,但在三個月前因酒店縮減人手被裁退。失業後他未有氣餒,曾參加過再培訓計劃,希望可以順利轉型做保安,但培訓計劃作用不大,至今並沒有給他推介任何工作,而見過多份酒店同類工作,仍然沒有回音。
但他並沒有放棄找工作,每日仍很積極看招聘廣告、約見面試等。他樂觀地說:「我從來冇諗過搵唔到工去自殺,今日搵唔到咪明日再搵過。」一副積極面對人生態度的葉先生,很認真地將失業前後作一個比較。

打算輪足一個月
有工作時生活較寫意,每年還可以到外地旅行;目前,單靠自己的積蓄和母親的生果金,每月開支包括租金、水電雜費都會緊縮在二千元之內;每天不超過七十元使費,包括三十元的廉價餸菜錢,其餘是見工車資或與朋友飲茶打聽工作的開銷。
雖然昨午他花了六小時輪候,但他並不認為去輪米是一種羞辱,更不諱言情願去輪米,「有手有腳都唔會攞綜援」,雖然這些慈善米有些很硬很難下嚥,但他整個農曆七月都會去輪米,每人每次八公斤,預計兩母子合共「攞」到的白米足夠半年的米糧。
在記者造訪時,母子二人正將午飯吃剩的魚塊、青椒和椰菜,以及冷飯再翻蒸熱作晚餐。「好一餐,唔好又一餐,最緊要就係塞飽個肚。」他說。

「最緊要向前看」
自小父母離異,母親帶着五兄弟妹在大嶼山木屋長大,經歷過大磡村的歲月,五級大火之後才分配到目前的樂華邨住所。他形容那時的生活還辛酸!「沙糖撈飯、豉油撈飯過日子都試過。」所以平常他母子生活都較為節儉,並不覺得目前的生活很差。「最緊要就係向前看。」他就是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
今年的派米活動不但有失業的青年,還有單親家庭、一家幾口拖男帶女前往輪候,為的就是多拿幾包米來飽肚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