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從善如流,在網頁上加設了對諮詢文件回應的功能,有助改善資料搜集的效率,方便有意回應的人士。很希望業內人士或投資者積極發表意見,如果大家長期沉默,有關當局不明白民間心態,亦是十分合理。沒有可能進行角色互換,叫高官來當小投資者,大家應珍惜改善了的渠道。
執筆時尚未知媒體世紀(8160)的業績,但固定成本較輕的媒體伯樂(8072)尚且要受香港業務拖累而虧損,媒體世紀極可能更差,筆者對媒體世紀極度失望,只會持有等待轉機,卻一定不再加碼。雖有併購以至回購的機會,但實在已受夠了另類盈利預警,香港業務不濟可以理解,亦未至於有太大破壞性,可是敵暗我明的感覺卻很難受。
媒體伯樂嚴格而言也是十分失望,通告相當詳盡,努力解畫原本是值得欣賞,而且只是香港業務錄得逾1000萬虧損拖累公司,香港業務的成本在一年內可望重整,所以復甦期並不會太長,今年全年仍預計會有2000萬左右的純利,始終國內業務會健康增長,下半年又是傳統旺季,不過這個中期業績的逆轉來得突然,令人不易接受,加上已接連兩期業績不濟,投資者欠缺耐性是可以明白。賣的是高增長概念,卻從來是只聞樓梯響,如何會再存寄望。
筆者早前已指出,第3季業績才是值得憧憬,卻想不到第2季如此差勁,現階段只建議持有。失敗的經驗十分寶貴,雖說香港市場效率不高,但始終股價跌了,輸的是真金白銀,所以市場看法很重要。
首先我們應戒除以EV/EBITDA來作估值基準,沒有幾間靠這個基準作賣點的公司最終成材,投資者還是只愛PE。其次對沒有股息派發的公司要打大折扣,盈利質素令人疑幻疑真,又不可守長線等收息。第三是要配合業績期及預計來炒作,短線波幅實在太驚人。最後當然是對專家甚至管理層的說話,都要打折扣。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