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和黃(013)董事總經理霍建寧預期,未來毋須向環球電訊注資,因環電手頭現金達7.5億美元,且業務收入足夠未來數年發展所需,估計交易年底前完成。
霍建寧透露,和黃與新加坡科技電信媒體(STT)各自斥資購入重組後30.75%環電新股,當中約16%為優先股,其餘為普通股。至於股份有否禁售期或出售限制,他說屬商業敏感資料不便透露。環電管理層獲得的認股權,若全部行使將佔新公司約8%。假如今次交易拉倒,和黃與STT將可獲得3000萬美元的分手費。
至於會否重提收購亞洲環球電訊,他說言之尚早,只重申若亞洲環電與其債券持有人達成協議前,和黃不會考慮投資。
對於是項收購,剛於加拿大放假「充電」回來的霍建寧表示十分開心,特別是收購價較預期低,整體而言,買賣雙方均十分滿意。
問及未來如何發展環電,他不想作出預測,但以一個較低成本(收購價)開始,新公司會有一個較好的發展基礎。事實上,環電有實質業務,年營業額達28億美元,EBITDA亦接近收支平衡,加上良好的管理層隊伍,如寬頻等業務可與和黃合作。
目前環電帳目正受美國證監會調查,部份前環電員工亦計劃控告公司。霍建寧指出,由於環電已申請破產保護令,任何調查結果均與和黃無關,也不會對重組完成的新公司構成影響,更不應影響和黃評級。他說:「作為和黃老總,自己知道公司現金流量、財政實力很強勁,未來有類似的交易,幾多都做。」
至於會否將去年為環電的投資作出撥回,及未來環電收益如何入帳等,霍建寧說具體細節仍需與核數師商討;但即使撥回亦不會反映在損益表之上,最多只會在儲備表入帳。
摩根士丹利認為,收購價只佔和黃淨資產值0.3%,短期對和黃幫助不大,但長遠則有利發展。美林指出,和黃於交易中可取得環電約30.75%權益,估計和黃未來將以聯營公司方式入帳,好處是若環電持續虧損,對和黃收支損益表的影響亦只限於其1.25億美元投資,環電負債亦不需反映於其中。
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則確認和黃A3評級,前景展望仍為負面。
另外,和黃旗下和記電訊澳洲公布中期業績,上半年淨虧損收窄至7270萬澳元,該公司並表示明年會在債券市場籌集20億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