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比以前的都辛苦。今天的年輕人面對的難題,是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
筆者在八十年代參加中學會考,也感到很大壓力。因為能否在原校升讀中六,根本毫無把握。父母殷切的期望,自己對理想的追求,造成一個個無形的枷鎖。其實,當時林林總總的升學選擇多的是,只要有心繼續求學,又不是身無分文,不愁沒有出路。就算沒有中六學位,大不了重讀中五;或者中學畢業早點出來社會做事,也有大好前途。當年社會經濟蓬勃,百業興旺;肯捱、肯學又勤力的話,總有出頭天。
我念書的年代只有兩間大學,如今已有八間。要升讀大學,不再像以往那麼遙不可及。但就業問題並沒有因為學位增加而止步,反而是更趨白熱化。原因很簡單:人才供求失衡,社會經濟衰退。
在知識型經濟下,人力要求減少。以往沒有電腦的日子,每個波士有一位秘書;今天一位秘書擁有數個波士。愈來愈多的機器替代了人,人又要不停增值才不至被淘汰。在惡性競爭下,所有人都覺得升學才是唯一出路。結果,擁有博士學位的人,也要出來爭奪一個普通的公務員職位。經濟衰退,零售市道不景,服務性行業來個翻天覆地大裁員,首當其衝的是我們的年輕人。
努力加油啊,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