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恐怖襲擊後儼然成為國家英雄的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近月面對美國企業醜聞頻傳和股滙下跌等經濟困境,英明形象大打折扣,難再靠反恐戰掩蓋民怨。為此,他雖然正在家鄉德州度假,周二也特別在當地召開「總統經濟論壇」,討論美國經濟困難和對策,以示關注民生,以保共和黨及自己的政治前途。
這場「總統經濟論壇」,將於香港時間周二晚上十時在德州韋科市的貝勒大學舉行。大約二百五十名參加者會分成八組,分別討論經濟恢復與就業、企業責任和貿易等八大問題。與會者中既有政府官員、大企業老闆、著名教授和經濟學家,也有中小企業主管、工會代表和學生。
近月的企業醜聞與股滙齊瀉,令民眾擔心剛走出衰退的美國經濟,其實是陷入「雙底衰退」(double-diprecession,即經濟步出衰退,之後至少一季再度收縮)。但喬治布殊政府一直着重反恐戰爭與部署攻打伊拉克,不免予人重戰爭、輕民生之感,社會上批評華府未盡力應付經濟困難的怨言四起。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發表民調顯示,喬治布殊的整體表現雖仍贏得六成六的支持,但認同其處理經濟手法者只有四成半;更有半數認為他應當多關注經濟問題,反映公眾已質疑他處理經濟的能力。隨着十一月國會中期選舉逼近,就連共和黨內也出現怨聲。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上周在一份備忘錄中總結了喬治布殊四項主要政績,當中提及教育及企業問題,但他最熱衷的「反恐戰」和「國土安全計劃」竟榜上無名。但《華盛頓郵報》周日在頭版指出,喬治布殊僅僅當個「戰時總統」,已不能滿足國家需要;在反恐高潮過後,他現正面臨更困難的「期中考試」。
此情況令人想起前總統老布殊因波斯灣戰爭而聲望高企,最終卻因處理經濟不善而下台。為免重蹈老父覆轍,喬治布殊圖借周二的經濟論壇紓解民眾的經濟憂慮與共和黨的選舉憂慮。白宮強調他會藉論壇聆聽普通市民對振興經濟的主張,但民主黨人則批評這是一場公關騷,因為所邀嘉賓許多都是企業代表和共和黨捐款人。分析家亦估計,喬治布殊在論壇頂多重申美國經濟根基穩固。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