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一期《新聞周刊》報道,儘管對如何推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仍爭論不休,喬治布殊政府已計劃打完伊拉克後要對付的目標,包括被華府指為「邪惡軸心」的伊朗和美國半世紀盟友沙地阿拉伯,敍利亞、埃及、北韓和緬甸也呼之欲出。有專家指華府不滿現狀,要令多國政權更迭。
報道指出,喬治布殊今年七月中旬對伊朗廣播了一份聲明,承諾支持伊朗人民獲得更大的自由。本月初,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東事務的官員哈里扎德,雖沒有說要伊朗政權更迭,卻狠批伊朗現任總統哈塔米無能。
《新聞周刊》又重提新保守派智囊組織「蘭德公司」的研究員向國防政策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報告指沙地是美國「最危險的對手」,曝光後,華府瞬即否認要推翻沙地的王朝政權,但《新聞周刊》指華府繼續有人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除了沙地,報道指出,在華府屬好戰派的新保守主義圈內更同時在討論敍利亞、埃及、北韓和緬甸。美國國會研究機構的伊朗問題專家卡茨曼說:「喬治布殊政府正向着促進民主和政權更迭的思維演變──要大修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不要跟現狀周旋。」
華府吹起政權更迭論,不但令被針對的國家不快,更令一軍事戰略家憂慮影響攻伊行動。報道引述英國高官說「英揆貝理雅想更清楚喬治布殊政府的真正動機」;伊朗則可能在美國攻伊拉克時攻擊開進水域狹窄的波斯灣的航空母艦。
美國作戰目標不清不楚,英國《每日電訊報》新公布的民調顯示,三分二英國人認為攻伊是不正當的,九成人相信這只會令伊斯蘭激進分子向西方發動更多九一一那樣的襲擊。
美國《新聞周刊》/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