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觀塘月華街月華樓前日發生塌露台釀成一死兩傷意外後,屋宇署擬修訂目前建築物條例,考慮向所有違例僭建的樓宇發出通知,不設限期,希望業主主動清拆,而有關的僭建資料亦會登記在田土廳樓宇資料中,即使買家亦要承擔清拆僭建物的責任。另方面,承接清拆該倒塌露台工程的判頭昨日到警署自首,他因涉嫌聘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被警方拘捕。 記者:馬耀文、莫劍源、簡明恩、徐雲庭
署理屋宇署署長張孝威昨日與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會晤,討論解決非法加建問題。據悉,張孝威在會上指出,由於政府沒有足夠人手巡視所有非法建築物是否有需要即時清拆;故此,政府計劃修訂目前的建築物條例,修例後雖然有關物業並非等同「釘契」,業主仍可買賣樓宇,但若買家到田土廳查冊時會發現這些資料,屆時買家可能會要求賣家先行清拆僭建建築才肯交易,若買家仍願意買下單位,日後政府要求他們即時清拆,買家也難以推卸不知單位有僭建而拖延清拆日期,政府希望有關修訂最快可以在下個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
屋宇署發言人證實月華樓A座天台(十三樓)前日因為清拆一個僭建花籠時,引致十二樓的簷篷(花籠地台)倒塌壓毀對下十二及十一樓的露台,受影響兩層要將露台暫時封閉;另外有兩個單位的露台亦要停止使用;整個A座亦要停止清拆露台的工序。
署理屋宇署署長張孝威昨午到現場巡視,他表示該署已成立一個由署理助理署長領導的三人工作小組,調查今次意外原因,以及檢討避免再發生同類事件,預計二至三周完成報告。
他又強調該署在今次事件上並無疏忽,並指會不定期派員巡查清拆僭建物的樓宇,至於發生塌露台的月華樓是否有巡查監管的提問,他沒有正面回答。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指政府有清拆僭建物的清晰指引,希望能加快清拆進度,由於事件中三名死傷者均為黑工,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重申政府打擊黑工的決心。
月華街一帶近期張貼不少傳單,而有僭建物的業主亦收到一些維修公司卡片,部份更標榜「免棚」作招徠,目的是以更低價吸引業主判給工程,但這些公司均沒有紀錄在屋宇署認可的網頁名單內。有業主就指出正規的工程公司收費,主要視乎清拆花籠、密封露台的面積,起碼要一萬二千元至一萬六千元,包括搭建竹棚、清拆保險、勞工保險和清理石屎廢料等。
但該等宣傳的公司收費僅及正常收費的半價,因為省去搭棚最大的支出,又以較一般日薪八百元為低的三百價錢聘用黑工,判頭自然可牟取暴利,但增加了工程的危險。
另外,在塌露台事件後一直失蹤的五十四歲姓黃判頭,昨午由律師陪同到觀塘警署自首後,因涉嫌聘用黑工被警方拘捕,並押返其深水埗住所搜查有關聘用黑工的紀錄,其後獲准以一萬元擔保外出,下周一再返警署報到。事件中的死者賴享,其胞兄昨日經已認屍準備火花後運返家鄉安葬;兩名傷者就仍然留醫,情況分別嚴重及危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