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傳揭發連串問題帳

光大銀行傳揭發連串問題帳

【本報訊】外電引述《廿一世紀經濟報導》報道,光大控股(165)持21%股權的光大銀行,上周決定押後上市,主因是監管機構發現該銀行會計帳目有問題,而光大銀行自96年起,由安達信會計師行負責核數,擔心事件隨時演變成「中國安然案」。
光大銀行總行副行長單建保上周一接受《中國日報》訪問時說,光大銀行已延遲其於2000年9月公布的「3年內上市」計劃,原因是該行正在全面改革公司治理系統,並竭力降低現有15.7%的不良貸款率。單建保並未說明光大銀行新的上市時間表。
不過,彭博資訊昨天引述《廿一世紀經濟報導》的報道,光大銀行於7月17日上呈國家財政部的文件,披露一系列問題帳目。光大銀行母公司光大集團直屬國務院,光大集團董事長王明權直接向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滙報。
報道指出,光大銀行最大宗的問題帳是於2000年違規擴股,當時斥資6.35億元(人民幣,下同),向光大集團購入一項物業的20年租賃權,有關款項則用作光大額外對該銀行的投資。

安達信負責核數
此外,光大集團97年向光大銀行借取6100萬元,三年後才償還。光大銀行又於99年,將6.77億元資產及9.45億元負債錯誤入帳,同時遲遲未繳付4.85億元稅款。但報道指出,光大銀行其後已繳付大部份稅款,以及更正若干誤報的資產負債項目。另外,光大銀行99年以2.09億元收購ChinaInvestmentBank資產,但該銀行最終只收取630萬元資產。
令人關注的是,光大銀行自從96年起,聘請安達信為其中期報告核數,但上述問題帳目在此之後出現及未作披露。光大銀行是光大控股的主要盈利來源,其盈虧一向是光控業績的關鍵。光大銀行較早時公布上半年度核實利潤為11.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5%,光控股價因此攀升一段時間。
光控2001年股東應佔溢利為3.7億港元,較2000年度的12.9億港元大幅倒退71%,主要是因為光大銀行去年須替呆壞帳撥備19億港元,其中部份撥備便是來自ChinaInvestmentBank壞帳,並表明或需為此項目再撥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