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控股(005)旗下滙豐亞太區企業、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部(CIBM),上半年度撥備前經營溢利增長強勁,全靠財資及資本市場貢獻理想,但滙豐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亞太區行政總裁歐智華指出,股債市未來一段長時間仍會窄幅徘徊。面對客戶交易萎縮、外滙差價窄無可窄,滙豐將致力爭取機構投資者(儲備、基金經理及保險機構)客源,以擴大交投量,冀明年底前,由現時佔其組合5%提升至3成,同時在容許的風險範圍下,持續增加坐盤活動。
滙控上周一公布半年業績,傳統業務貸存息差收窄,財資業務成為盈利的重要補給,滙豐亞太區財資及資本市場收益,上半年度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5%。
不過,歐智華指出,投資市場的熊市訊號已大部份浮現,除非爆發不可預測的負面消息,如再有大企業被揭發帳目問題,或美國以大型地面常規戰進攻伊拉克,否則全球金融市場不會陷入拋售潮。若美國攻伊行動類同去年在阿富汗的模式,他相信市場會較易消化這因素。在未來一段長時間,股、滙、債市會持續非熊非牛的窄幅度徘徊,料美元兌日圓介乎118至125水平,歐元兌美元介乎0.93至1。
外滙交易佔財資業務最大比重,上半年度美元兌日圓及歐元滙價波幅不小,故與去年同期破紀錄的交易盈利相比,仍能接近「打平手」,但歐智華指出,全球外滙交易量收縮,電子經紀系統更令買賣差價窄無可窄,加上外圍經濟疲弱,令代客買賣活動下跌,滙豐在亞洲同時區的交易室,過去兩年已減少20%的外滙交易員數目(約32人),情況並可能持續。
滙豐的策略,是提升機構投資者佔客戶組合比重,特別是基金經理及大型保險公司,其交易量及交易密度,較企業客戶高出以倍數計,吸收有關客源,對滙豐了解市場及進行自營買賣甚為有利。
因94年交易盈利下挫,滙豐財資部開始改組,並減少坐盤買賣,集團希望財資盈利佔整體貢獻不逾10%,以確保平穩收益,隨着經濟衰退及市場轉型,歐智華指出,現時策略已調整,自營買賣將逐步提升至更高比重,但交易室會嚴格恪守,集團在容許的風險承擔水平內盡量獲利。
對於與內地證券行洽商成立合資公司的進度,兼管區內投資銀行及企業財務的歐智華說,因監管法規未明朗及市況變化,滙豐暫時未與任何一方進行實質磋商,但仍保持接觸,短線而言,會按項目需要,尋求以夥伴方式合作。
據悉,滙豐除為海南美蘭機場、北京首都創業置業任上市保薦人外,尚與法國巴黎百富勤同時出任上海聯華超級市場的聯席保薦人,料各公司集資不多於5億美元,惟目前股市疲弱,3間公司年底前能在港上市的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