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馬時亨被讚 高官搔頭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馬時亨被讚 高官搔頭 - 李慧玲

細價股風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初試啼聲,結果碰了一臉灰。他在立法會特別會議的表現,幾乎一致劣評,但卻被老牌財經報紙大老闆在專欄點名讚好。與眾官談起,原來政府高層與坊間一樣訝異。

「吃飯論」兩邊不討好
有幾位問責局長私下都說:「為甚麼報紙老闆會在專欄讚馬?」大家不明白有甚麼值得讚。
連港府高層做總結,都同意馬時亨在立法會表現未如理想。一位問責局長私下便說:「馬時亨犯了好幾個大忌,最不該的是講得太多!尤其他的『吃飯論』,一方面予人印象以為局長只懂得與各方人士吃飯不做事,另方面又令跟他吃飯的人以為他以一餐飯做賄賂,兩邊不討好。」事實上馬時亨的最大失誤,是他分不清自己在事件上應負責任:港交所鄺其志是專業失職,而馬時亨與梁錦松作為主責官員則有政治責任。
但畢竟同坐一條船,問責局長也不忘為馬講一兩句好話:「任何人坐到立法會被議員連珠炮發提問,都會不自在,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何況他是新丁一名!」
究竟馬時亨憑甚麼贏得報紙老闆點名稱讚,局外人只能猜測。有幾位官員不約而同估計,馬時亨被其他人批評之處,可能就是他被報紙老闆稱讚之處——假如當日上陣的是孫明揚、王永平、葉澍堃或者林瑞麟諸如此類政務官出身者,立法會議員隨時只會得到一些似是而非、恍如古龍小說對白的回答。馬時亨不懂這些,每個問題都認認真真地答,但講多錯多。
新時代的問責局長,當然不應該帶人魂遊太虛,但認真回答不代表也不應該等於講多錯多,希望高官不要混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