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去英國貼身採訪剛剛登陸愛華頓的李鐵和李瑋峰。電話中講述這樣一個細節:鑑於剛開始參加訓練,教練讓他們二人單獨在場邊跑圈,其他隊員則進行有球訓練。一個球從遠處飛了過來,跑圈的二李竟然同時衝過去撿球。這在中國隊的訓練場上可是難以見到的場面,朋友不無感慨。
我相當理解朋友的想法,過去兩年多中國隊大大小小的訓練我是看了無數次,這樣的場面卻從來沒有出現過。中國球員雖然說也會在訓練中很賣力氣,但與外國球員相比,他們在訓練整個過程中很少能夠達到100%的投入。無怪乎老米每每看到國腳們的對抗打得有聲有色,就故意延長一些時間,因為這樣的時候並不是很多。有隊員將世界盃的失利歸結於體能訓練不夠,可也有其他國腳私下裏譏諷,「說這話的人當初訓練量稍大一點就會喊累!」
到了英國,二李感受到的競爭與壓力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想在英超中站穩腳跟,他們也許要付出比國內十倍的心血和努力。其實,說到底還是個態度問題,正像米路所說,將訓練當成比賽,將比賽當作訓練,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估計中國球員就可以有質的飛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