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一度跌穿911後的低位,原因除了企業醜聞不斷、美國人的消費信心和對經濟復甦的信心均轉弱之外,美國「後欄起火」也是一大不明朗因素:由阿根廷貨幣危機開始,多個南美洲國家先後被波及,如果情況繼續失控,則美國銀行業的壞帳名單上除了Enron、WorldCom等巨企之外,更要加上巴西、烏拉圭等國家,這對美國金融體系的衝擊不可謂不巨大。
正因為影響深遠,全世界都不敢掉以輕心,繼美洲開發銀行發放5億美元貸款援助烏拉圭後,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也組織歷來最大規模的經濟援助項目,動用300億美元貸款助巴西改善經濟,以免該國「賴債」。
目前巴西的國債高達2500億美元,IMF的好消息使投資者放下心頭大石,華爾街的銀行股率先回升,帶動美股連日反彈,港股也重上10000點,一時之間,投資市場的氣氛似已大為好轉。更有小道消息謂,聯儲局可能會因應外界情緒進一步減息,但也有人認為再減息會加深市場疑慮,弄巧反拙,可見股民信心不易恢復。
股市的風險大增,投資在債券和銀行存款的回報率又太低,目前投資者可謂無所適從。不過,基金業很懂得把握時機推出新的投資產品去迎合市場需要,相信低投資額的對沖基金很快會面世。
較早前本港證監會為引入零售化的對沖基金,已定下對沖基金指引,其中保本對沖基金不限最低認購金額,可由推出基金的公司自定;對沖基金中的基金(FundofHedgeFunds)最少要認購1萬美元;而風險最高的單一對沖基金認購額下限則設在5萬美元,不過比起外國的同類基金動輒要投入數以10萬計的美元,要求已大為降低。
相對於傳統基金,對沖基金的吸引之處是既可在股市升時買升,也可以在股市下跌時買跌;除了股市,還可投資在期指、期權、外滙和各種各樣的衍生工具。此外,對沖基金也可做理論上風險極低的套戥(Arbitrage)工作,即同時跨價跨市場一買一賣不同的投資工具,以賺取差價……投資限制比傳統基金少得多。
不過,對這項新產品「食指大動」的小投資者也要注意,對沖基金也是有缺點的,例如其管理的透明度低,散戶不易甚至沒有途徑去了解它們的投資策略,因此其表現的優劣也非常依賴個別基金經理對市勢的判斷能力,有些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更「不是人」,而是一個電腦程式。
收費方面,由於對沖基金管理費用可能較一般基金高,有些甚至會收表現費。此外,投資者也要考慮自己可承受多大的風險,以及能否接受對沖基金「非一般」的表現形式,即股市大跌時基金價格上升,或股市回升時基金反而下跌等。
其實不單是對沖基金,在進行任何投資之前,大家都應該先對有關項目有充份的了解,才不會令自己後悔。
姚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