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19.5億 較初次提出少39億<br>和黃夥新科低價奪環電

只需19.5億 較初次提出少39億
和黃夥新科低價奪環電

【本報訊】和記黃埔(013)再次聯同新加坡科技,以總代價2.5億美元(19.5億港元)成功收購環球電訊,較1月時提出的收購價7.5億美元,減少三分之二,不過,股權則由上次的79%減至61.5%。

有關計劃已獲環電管理層及債權人首肯,並於美國時間周五獲當地破產法庭通過。按建議,環電將於9月中提交企業重組方案,若一切順利,整項收購將於明年初完成,令和黃的電訊王國進一步由全球流動通訊業務,拓展至光纜系統。
業界人士指出,事件除反映期間電訊市場經營環境未有改善外,與近期再有國際電訊企業,世界通訊(WorldCom)及Qwest等出現財政醜聞,也令投資者對行業興趣大減,進一步拖低電訊企業的價值。不過,要完成整項收購並非易事,除環電涉嫌誇大營業額,數月來一直受到證監和執法當局調查外,也將要面對逾60名股東的訴訟。此外,作為美國主要電訊營運商,收購環電可能會面對美國國會的阻撓。
根據建議,和黃與新加坡科技將成立合營企業,各佔五成權益,以2.5億美元收購重組後的環電61.5%股權。按此計劃,和黃只須付出約9.75億港元,就控制了擁有資產逾200億美元的環球光纜系統。
至於重組後的環電,則會向現有債權人提出重組債務計劃,包括向債權銀行支付3億美元現金及1.75億美元票據,以及新公司6%權益,以換取撤銷累計借予環電共255億美元的欠款。至於其他債權人,包括債券持有人則可取回32.5%新公司股份,與上次建議一樣,現有環電股東將不獲分毫。代表環電債權人的律師表示,該宗收購也包括環電持有58%權益的亞洲環電。

和黃發言人解釋是次再次入股,是由於環電管理層及債權人於研究參與競投公司資產的標書後,認為未能取得滿意結果,遂再次向和黃接觸研究入股事宜,是故公司確實由始至終沒有參與競投。
負債達124億美元的環電今年1月申請破產保護,和黃曾聯同新加坡科技,提出以7.5億美元現金,收購環球電訊79%股權,但由於債權人認為作價太低(環電資產總值逾200億美元),最終未能達成協議。
不過,自和黃5月底終止與環電的收購計劃後,環電原擬透過競投方式出售公司,惟截標期限卻一再延遲。外電更不斷報道,和黃將聯同新加坡科技再入標,但有關消息並未獲和黃證實。有關的競投日期最先定於7月24日,其後多次延遲,最後押後到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