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買了人壽保險,只對保單內容一知半解,例如不少投保人會問,投保時保險公司承諾只須繳付十年八載保費,但何以多年後仍須供款?真金白銀拿錢出來,投保多年後,卻遇上問題,斷又不是續又不甘心,不想如此,記緊在投保前多加了解。
其實,具規模的保險公司甚少欺騙顧客,出現爭拗的原因,主要是投保人購買壽險時,沒有深究保單內容。現時,傳統的儲蓄壽險仍是最多人已經購買了的壽險種類;一般儲蓄壽險的投保人,在繳付保費若干年後,便有機會毋須再付保費。
然而,近幾年有不少個案是,投保人已供款逾十年,但保險公司表示仍須繼續供款,投保人遂質疑保險公司是否騙人。
其實,投保人先要明白,儲蓄壽險主要包括3部份,其中的一部份是眾所周知的固定保障額,即若投保人身故,保險公司將給予投保人的家屬一筆保障款項。
其餘部份包括保證現金價值及累積保單紅利,前者是投保人結束保單時,保證能取回的金額,而後者則不保證派發,有關年利率由保險公司釐定。
宏利人壽保險個人保險市場助理副總裁關麗明表示:「假設一張保單的保費,須繳付至99歲,但投保人有機會在10年後,再不用繳交保費,原因是透過以往所獲紅利對減保費。不過,由於紅利不是保證的,如果有所調整,可能提前或延遲對減保費的開始時間。」
她續說:「如果市場息率較佳,紅利的年利率高於購買壽險時的水平,對減保費的年期便可提前;相反,息率向下,不用繳付保費的時間便須延遲,例如原先投保8至9年後便毋須支付保費,但可能延遲至第10至11年。」
由此可見,何時能以紅利對減保費,須視乎當時的市場環境,在低息年代,投保時間一般較長。原因在於,壽險的紅利主要來自債券產品,若然市場息率低企,債券利息亦然。當然,何時才能以紅利扣減保費,實際情況還要按投保人的年齡、投保額及是否吸煙等因素而定。
此外,關麗明提醒投保人,部份保單的特色,是在生效後數年才調高保費,故投保前宜向保險代理查問清楚。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