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暉報道】不少司機在駕駛時都會犯上「跟車太貼」、「揸快車」等通病,運輸署數字顯示,今年首五個月,平均每日都有約四十宗交通意外,導致重傷的意外每日也有七、八宗。為掌握道路使用者的情緒及行為反應,運輸署破天荒以月薪最高四萬多元,公開招聘一名心理學家,以期從心理學角度,改善道路安全。
運輸署表示,這是該署首次招聘心理學家。該職位屬一年非公務員合約制,月薪介乎二萬八千至四萬一千多元,視乎申請人的經驗及資歷而定。該名心理學家的職責,包括研究道路使用者的觀念、反應、態度及情緒等;就道路改善、宣傳等成效,進行心理評估。申請人如果具備工作、研究經驗及交通心理學知識,可獲優先考慮。
據本報了解,該署於六月份曾公開招聘有關職位,但由於本港缺乏熟悉交通心理學的專家,以致未能找到合適人選,要在本月初再度進行招聘。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楊家聲形容,運輸署是次的招聘極具創意。他說,交通意外的成因,往往與司機的駕駛技術無關,反而是不良的駕駛態度及駕駛心理,例如跟車太貼、不禮讓、轉線不打燈等惡習,構成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服務部發言人王佩英解釋,部份司機的駕駛通病是跟車太貼,他們認為如果跟車不貼而遭其他車輛「楔位」,是「沒有面子」和「好瘀」的事。如當局能針對這些心理,教育司機被「楔位」沒有甚麼大不了,或有助減少跟車太貼導致的車禍。至於很多司機酷愛「揸快車」,除了想尋求刺激外,也存有誤以為不會發生車禍的僥倖心理,當局也有需要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