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捍衛現狀? - 李怡

李怡專欄:捍衛現狀? - 李怡

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在掀起特大的政經風暴後,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及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分別為陳水扁作「補充說明」,表示「一邊一國」論是「在防禦性地預防或避免現狀被改變」,「我們是現狀的捍衞者,不希望現在享有的獨立自主被破壞、被改變。」
台灣的現狀有可能改變嗎?對台海局勢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可見的將來不可能。以「一國兩制」來改變台灣現狀不可能,另方面台灣宣布更改國號、成立「台灣共和國」也不可能。不可能的原因,是美國對台海兩岸政策有兩個根本的支柱,一是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二是反對以武力解決兩岸分歧。前一個支柱,有中美三個公報作為政策依據,後一個支柱,有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作依據。前一個支柱,對中共的「統一」有利,卻不為台灣所喜;後一個支柱,對台灣拒絕統一及維持獨立自主的主權有利,卻不為中共所接受。
過去十來年,海峽兩岸都試圖測試美國這兩個政策支柱的底線,或想迫使美國向有利於己方的政策支柱傾斜。中共自九五年以來,對台灣多次實行的「文攻武嚇」,就有意測試美國的反應,以及希望迫使美國政策向北京傾斜。但效果是適得其反。
美國九六年派出兩艘航空母艦駛往台灣海峽,接着又加強了在遠東的軍事部署,增加了與台灣的軍事交往。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事先沒有知會美國的情形下,九九年拋出「兩國論」,也顯然要測試美國反對台獨政策的底線,換來的反應是美國中止軍事代表團訪台,並揚言暫停對台軍售。更嚴重的,是克林頓總統在上海提出了對台的「三不」(不支持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台灣參加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據了解,美台高層在重修關係的會議時,曾互相告誡:「不要再有意外驚奇」(Nomoresurprises)。
經過九六年中共試射導彈之後的美國反應,陳水扁應深知,中共要以「一國兩制」來改變台灣獨立自主的現狀是不可能的。那麼他為甚麼又以「一邊一國」論來表達對「現狀的捍衞」呢?除了為島內年底的選舉爭取民心之外,阿扁所期待的正是中共的「激烈反應」。根據過去的經驗,中共愈「激烈反應」,台灣百姓就愈傾向台獨,美國政策也愈向「反對動武」的支柱傾斜。
然而這一回,阿扁可能失算了。因為中共的反應是適度而不過激,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則不尋常地主動讀了《上海公報》的一段「美國認識到,台灣海峽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為此,台灣行政院長游錫堃和蔡英文連忙趕往美國,要向美國解釋解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