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無意嘲笑所認識的朋友,但見到受到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所委託,由學者關信基所召集的甚麼「加強社會凝聚力」小組,說要加強掌握民意,加強社會凝聚力云云,看看名單,除了失聲一笑之外,沒有甚麼好說。這只是港府依循前朝殖民地所搞的所謂「諮詢民主」下設立幾百個無所事事的「口水會」(諮詢委員會)的施政哲學。
各位,落伍啦!一般小市民唔明,小組內幾位對社會有深入認識的學者及傳媒人,還參加玩這一套,就實在令筆者失望。
這個小組一開始就排除異己,是其最失敗的地方,有過半選民支持的民主派中人無份「玩」,這個小組以為自己高高在上,指指點點就可以知道民意?就可以加強社會凝聚力?是不是太天真了?連民主派這些能反映淺薄表面民意者的意見也未能掌握之時,這個小組能有所作為?能掌握最精確的民情,對症下藥?
報刊上有無數談論時事的文字,由副刊小作家到大學教授,到專業寫評論的媒介人,還有無數互聯網上的貼文及電台的「風煙」談話,足以反映對社會持積極態度者的意見,而消極者的意見,無數的民調亦可以反映,能滙集分析這些意見,港人的真實民意要掌握,又有何難呢?
不幸的是,董政府與前殖民者有一根本相同之處,就是時刻想着玩弄民意,利用民意重於尊重民意,那就只好多搞委員會,利用其孭錯與卸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