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切勿過份樂觀

英之見:切勿過份樂觀

恒指反彈,成交卻不進反退,是非常不健康的現象,反映出市場嚴重欠缺短線炒家。投資氣氛異常薄弱,要重建信心,明顯需要一段極長時間。外圍應該續有起色,香港在股票價格上可能會跟得上,但如何重振成交,將會是更重要的課題,一潭死水的成交,將危害不少業內人士的飯碗。
近期陸續有公司公布業績,滙豐(005)及恒生(011)算及格,大新(440)及國泰(293)更屬喜出望外,當中國泰透明度一向甚高,每月都公布營運數據,所以分析員在估計營業額方面並不算太失準。
盈利數字與預期差天共地,主要是分析員低估了成本控制的成果,現時境況下要交業績,加緊成本控制似乎是唯一出路,對股東而言當然是好事,但對上班一族而言,這個趨勢意味仍有一段長時期的苦日子。

恒指短線看升
不過分析員預測偏低,有部份原因是被市場氣氛所影響,不少分析員在業績公布前會再作評論,令他們有機會修訂預測,關於中期業績的估計,更加是首次曝光。市場氣氛偏淡,宏觀數據又差,很容易令人不知不覺也偏向悲觀。今年最初6個月拉勻計不算好,情況是在惡化,但惡化的速度卻又非如想像般快。近期幾個業績有驚喜,證明市場情緒於早前是過份悲觀,再加上外圍炒減息預期,所以恒指應該反攻,只可惜太多人心死又或者是有心無力。
現時分析員又會忙於調高預測了,但應該不可過份樂觀,早前審慎悲觀的態度,是有實際理據可依,而且情況是惡化中。簡單以信用卡壞帳率為例,也是愈來愈差,所以我們是要修正過份悲觀的傾向,卻不可轉軚變得太樂觀。單是股市成交惡化得如此明顯,金融業倒退對其他經濟環節的負面影響,已非常值得憂心,恒指短線看升,但應只得幾百點的升幅。
電郵:[email protected]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