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董家班向南韓取經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董家班向南韓取經 - 李慧玲

本報經濟版今日有一則報道,講南韓外滙儲備已經超越香港,排世界第四位;而香港由原本的第四位跌至第五位。董建華曾經以出乎意料打入世界盃四強的南韓隊,比喻實施問責制後的新班底。不知他會不會坐言起行,快人一步總結南韓經驗?
事實上,歐美各國近期已紛紛為南韓做總結。數數手指,九七年底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已屆五周年,海外傳媒着手做回顧前瞻,時興捧南韓經驗做焦點。畢竟,當年稍為留意時事的人,都難以忘記南韓人排隊賣黃金要捐給國家償還國債的電視新聞片。當時,南韓外滙儲備只剩下三十八億美元,兩星期後卻要償還百億美元外債。
但五年後的今日,今年七月底南韓外滙儲備數字達一千一百五十五億美元,僅次於日本、中國,和台灣。而且,韓風四起,電影、電視劇以至科技產品橫掃全球,甚至有人開始討論這股韓風會否挑戰「日本第一」金漆招牌。

「身土不二」
南韓憑甚麼站起來?在雜誌上看到一些有趣分析:
(一)有人形容南韓人是吃生辣椒還要沾辣椒醬的民族,有足夠在逆境中站起來的強悍;
(二)韓國的傳統表演藝術,都是沒有舞台的,表演到最後觀眾也會加入演出,顯示了南韓人參與精神;
(三)走在街頭巷尾,你會見到一句「身土不二」標語,意思是「身在這片國土上,請不要二心」,呼籲消費者用國貨。
當然,南韓政府也做了好多事情。事實上,一流領袖人物必須懂得如何激勵民心,讓人民逆境自強;如果整個社會都只懂得怨天尤人,身處高位者一定有責任。請董班子好好總結。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