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外圍的發展而言,恒指是應該快有反彈,9500應已見初步支持,但反彈力度實在成疑,10300已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逆市造好的值博率並不太高。近期徐徐下跌並非太大問題,入市意欲低迷才真正值得擔心,我們已開始逐漸習慣約60億元的成交額。
香港是中國企業向外集資的首選地方,金融業本來較有前景,目前這種一潭死水的情況,卻是對這種想當然的樂觀一記當頭棒喝。當然過往也是起跌有循環,但很明顯是好日子愈來愈少,而好日子的成交平均也愈來愈低。
筆者最近很少推介股票,滿街平貨是長線入市的機會,但另一顧慮是讀者群的取向,在目前這種「陰乾」的市況下,很大機會是買入後繼續要面對一潭死水的折磨,在低成交下超賣,是十分容易的事情,事後孔明當然易做,但事前根本沒有甚麼可能預知入市價將是低位。不錯中長線最終可能看對,的而且確大升,不過短線遙遙無期的死守,看着股價「陰乾」的情況,是會令人進退兩難。
筆者部份較具經驗的朋友,是完全放棄在這種市況下作戰,寧願在確認有起色後才再出擊,這種做法其實也是知易行難,要拿揑時機非常困難。
不過筆者長期看好的股份大家也很熟悉,已毋須多費唇舌,在這種市況下,應集中在有股息回報的公司,起碼知道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下,也有現金回籠,心理上會比較安慰。
記得幾個月前大市也曾氣勢如虹,當時報章標題所描繪的景象極之美好,如今證明了不過一場白日夢,現今一潭死水,我們也不應太過悲觀,幾個月後很可能又再「復甦在望」,不過過份悲觀的殺傷力,是通常遠不及過份樂觀,而悲觀轉樂觀的過程,又是非常艱巨。另一個主要的教訓,是應對分析員及報章的樂觀情緒打個折扣。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