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看到,升讀大學始終是大部份學生及家長的願望。
今天是中學會考放榜的日子。在成績公布以後,大家當然會看到一些滿懷高興、滿臉笑容的十優、九優「狀元」在細數他們讀書的心得、在訴說他們未來的抱負。
可是對那些成績沒有那麼標青甚至只是剛好合乎升讀中六課程資格的學生來說,今天將是漫長而又彷徨的一天;因為他們必須走遍港九新界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碰運氣,希望憑着一點點運氣、一點點汗水、甚至是一點點淚水,能成功擠進中六的「窄門」,從而踏上步入大學的第一步。像這樣的悽悽惶惶、像這種對青年學生的挫折怎不令人辛酸難過呢?
但更讓人難過的是這種對學生的煎熬並不是今年獨有的現象;相反,它年復一年的在重演着、它年復一年的讓數以萬計的青年學生失望難過。我們實在不明白,為甚麼政府就不能像部份教育界人士建議那樣增加中六的學額,讓更多合乎資格的學生升讀中六呢?難道特區政府的官員對青年學生年復一年的四處碰壁、年復一年的失望而回真的完全無動於衷嗎?
事實上我們認為政府增加中六學位比投放大量資源驅使中學畢業生參加甚麼展翅計劃、毅進計劃或副學士課程更切合學生的需要、也更具成本效益。
應該看到,升讀大學始終是大部份學生及家長的願望,雖然讓更多學生升讀中六並不會令更多學生能入讀受資助的本地大學,但至少讓他們有一個奮鬥的機會及目標,令他們可以透過兩年的努力趕上其他成績優秀的學生,踏進大學的門檻,而即使這些學生未能成功升讀本地大學,但兩年的預科課程也可以讓他們更容易、更方便到海外升學或修讀一些遙距的大學課程,這不是比甚麼展翅或毅進計劃優勝嗎?
更何況增設中六學額只需在現時的中學增加預科班的數目或收生人數已能做到,毋須像展翅或毅進計劃那樣另設一堆「衙門」或訓練課程,這不是更省時省錢嗎?
我們認為,大幅增加中六學額,令大部份合資格學生升讀中六是最符合學生、家長需要、最合乎成本效益的做法;我們希望特區政府負責教育的官員特別是新任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先生能重新考慮有關政策,不再讓數以萬計的年輕學生年復一年的四處「乞求」學額。
(圖)會考今日放榜,情緒受困的考生可致電熱線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