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的「致命」談話

陳水扁的「致命」談話

台灣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 張家琪

阿扁總統在世台會東京年會上,透過視訊直播致辭,強調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才有權改變台灣現狀,應認真思考公投重要性與急迫性。
阿扁總統這一席談話,無異在兩岸問題上,投下了一顆驚人的炸彈,其震撼力不亞於前總統李登輝的「兩國論」。中共對此會有何反應?美國的態度如何?對台灣島內有何衝擊?都是令人關心,也是令人憂心的焦點話題。
這使得筆者想起中國五代時期的後晉,當後晉面臨大遼的軍事威脅時,後晉的宰相景延廣非但不思萬全之計,保存後晉的命脈,反而對遼國使者喬榮語氣傲慢的說:「大遼皇帝耶律德光不要欺侮後晉,我們的後晉軍隊,你親眼瞧見,是多麼的壯大。如果耶律德光不滿,就請他與我們一決死戰,我們有十萬『橫磨劍』,在這裏等候光臨,有一天被我們打敗,讓天下人恥笑,可別後悔!」(原文大意如此)。結果景延廣一時的口舌之快,自我膨脹,闖下了滅國的大禍,造成生靈塗炭。

沒有談判的共識
不可否認的!阿扁世台會東京年會的致辭,是說出了大部份台灣同胞的心聲。「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是別人的一省或地方政府」、「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才有權改變台灣現狀」、「一中原則或一國兩制,台灣不可能接受」。雖然這些都是事實陳述,問題在於依國際的現實環境、美國在東北亞的戰略部署、強鄰中共的反應,台灣有多少能耐?可接受阿扁總統「景延廣式」的談話衝擊?
沒錯,阿扁在兩岸問題是釋出了不少善意,從就職典禮上的「四不一沒有」、去年元旦的兩岸「統合論」、和今年的「大膽談話」,都顯示了阿扁追求兩岸和平和合作的用心與意願。可是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與放棄民進黨「台獨黨綱」,也是阿扁始終堅持的底線,使兩岸問題根本沒有可以談判的共識。好了,正當阿扁有意三通,錢其琛視為「一個中國內部事務」;當阿扁宣誓就任民進黨主席,中共「搶走」了台灣盟友「諾魯」(Nauru);當阿扁任期還剩一年半,兩岸僵局仍未突破;當年底北高兩市大選,台聯有可能搶去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票源,阿扁總統不顧後果,「景延廣式」的致命談話就脫口而出了。

兩岸需冷靜慎思
很不幸的,對此,美國國務院立即強調「遵守一中政策」來回應阿扁的談話,大陸學者也說:「台灣若有行動,大陸不會坐視」。看來,「山雨欲來,風滿樓」。
兩岸實需要冷靜慎思,莫將問題惡化,否則對誰都不會有好處,台灣人民更是有罪可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