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凸寫:把握機遇RBS躋身歐銀前列

企業凸寫:把握機遇RBS躋身歐銀前列

不少決策人皆喜愛被人稱讚具有遠見,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BankofScotland,RBS)行政總裁郭雲(FedGoodwin)可能是少數的例外。此名年僅47歲、個子修長並擁有一張孩子臉的蘇格蘭人表示:「我的信條是不要嘗試去預測未來,應該把時間用於為日後可能出現的事情作好準備。」

事實上,過去數年的彪炳戰績,已證實了郭雲確是擅長把握每一個眼前機遇的機會主義者。他的信條亦幫助了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在過去2年茁壯成長,由一間地區銀行變身成為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之一。以市值計,RBS在歐洲銀行中已晉身第2位,而以資產淨值計算,RBS則位列第10。此家最具盈利能力的歐資銀行更已開始涉足美國市場,在業內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控制成本成績斐然
可以預見,在未來10年的歐洲金融業務發展中,RBS會是最重要的參與者。比起其他倫敦及歐洲同業,RBS顯然更具上進心、更具創意,亦更為開放。最重要的是,經過科技平台整固和大刀闊斧地削減成本的過程後,RBS已瘦身成功,成本相對收入的支出比率(Cost-to-incomeratio)比起任何一家歐資銀行均要低(見附表)。

購西敏寺脫胎換骨
在2000年,RBS擊退另一宿敵蘇格蘭銀行(BankofScotland),用330億美元鯨吞規模較其大3倍的西敏寺銀行(NationalWestministerBankPlc)。其後論功行賞,主持此次收購行動的副總裁郭雲獲提升至銀行行政總裁一職,原行政總裁馬菲遜(GeorgeMathewson)則升任集團主席。此宗收購乃RBS晉身大銀行之列的關鍵所在。去年RBS錄得66.2億美元的稅前盈利,全年收入高達226億美元,較99年分別增長28%及18%,估計今年的利潤可以更上層樓,達到76.5億美元,較去年再成長15%。業績如此出眾,自然是與西敏寺銀行合併後所產生的協同效應有關,但過程亦非全無痛苦,譬如兩家銀行合併後要裁減的職位多達17000個,但卻為銀行每年節省了高達30億美元的支出。

郭雲對於要手起刀落大裁人手感到難過,他表示,他個人看重增加收入多於節省成本,因為只要收入增加,一切問題皆會迎刃而解。無論如何,RBS現時已瘦身成功,並停止關閉分行,郭雲強調,進一步瘦身只會流失存戶及業務,效果將適得其反。
另一方面,郭雲亦透露,除非監管當局對單一銀行所擁有的市場佔有率能持較開放態度,否則,RBS暫時不會在英國國內考慮任何新的收購計劃,只會專注於現有業務。他對旗下的私人銀行Coutts尤其關注,因為客戶包括了女皇陞下及不少城中名人,這家原屬於西敏寺銀行的機構去年所掌管的對沖基金業務,規模達537億美元,增長率為6%。郭雲認為,若果股市持續下滑,這家同時提供銀行服務的對沖基金會有更佳發展。

跨境併購仍有保留
本來,與西敏寺合併後,RBS更具本錢四出收購,但郭雲對跨境收購仍存有疑慮。他指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無論人事上、科技上,甚至金融產品上,要融合在一起均有不小的難度,故他情願加強非銀行業務的推廣,譬如飛機租賃和保險業務等,亦不願在看不通形勢下冒進涉險。
也許,美國市場會是RBS仍有興趣發展的下一個目標。早在80年代末期,RBS已購入新英倫第七大銀行的CitizensFinancialGroupInc.,經過連串收購行動,Citizens已發展成為當地第2大銀行,僅居FleetBostonFinancialCorp.之下,去年更為RBS帶來7.76億美元的額外利潤。

經營環境今稍勝昔
RBS近年發展順利,又可有想過會否有甚麼潛伏的危機?郭雲表示,英國經濟若急速轉壞,便會對RBS帶來難以估計的衝擊,因為RBS有80%的放款在英國本土,去年已要為呆壞帳撥備7.66億美元,比2000年多出1倍。不過,郭雲補充謂,他個人對此並不過於擔憂,除了今日的公司管理普遍遠勝90年代初的衰退時期外,處於4厘歷史低位的利率水平亦較10年前的15厘更易幫助企業安度危機,何況英國經濟至今仍有不俗表現。郭雲重申,他不願意預測未來會發生甚麼事,只會為未來作最好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