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戴有根,和非銀行司司長夏斌最近分別撰文,論述中國內地貨幣政策。他們都承認目前中國內地存在通貨緊縮,但是又都堅持中國央行自一九九八年以來所推行的穩健貨幣政策是適當的,都反對增加貨幣供應量。
戴有根先生還進一步為「穩健貨幣政策」下定義,指它的內涵十分豐富,概括為「以幣值穩健為目標,正確處理防範金融風險與支持經濟增長的關係,在提高貸款質量的前提下,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提法,是對於貨幣政策原則的規定,是指制訂貨幣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而不是經濟學教科書中關於貨幣政策操作層面(寬鬆或緊縮)的提法。與穩定貨幣相聯繫,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包括防止通貨緊縮和防止通貨膨脹兩方面的要求。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健原則,並不妨礙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在操作層面靈活地實行放鬆或收緊銀根的政策措施。」
讀了這些文字,筆者頗有感慨和諸多疑問,限於篇幅,這裏先提出四個問題來請教戴先生:
第一,穩健貨幣政策是跟積極財政政策一起於一九九八年以後提出來的,至今相互配合。如所周知,積極財政政策是指「鬆財政政策」,是屬於財政政策操作層面的提法。穩健貨幣政策與之相搭配,其內涵自然是就貨幣政策的實際效果而言,是屬於「經濟學教科書中關於貨幣政策操作層面(寬鬆或緊縮)的提法」。如今將穩健貨幣政策抬高至貨幣政策原則的高度,豈非置積極財政政策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第二,如果「穩健」是中國內地貨幣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那麼中國內地財政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又是甚麼?難道不也可以「穩健」來概括?以這一類本身空泛的形容詞來概括宏觀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有甚麼實際意義?
第三,穩健貨幣政策既要防止通脹又要防止通縮,既包括有時放鬆銀根也包括有時緊縮銀根,那麼,在當前和今後一二年中國內地宏觀經濟趨勢下,究竟應該是放鬆銀根還是緊縮銀根?在針對具體宏觀經濟形勢時,豈非仍須使用「鬆貨幣政策」或「緊貨幣政策」這一類雖然也是以形容詞來概括但其涵義明確可以量化的概念?
至於中國當局為何將過去四年的貨幣政策名之以「穩健貨幣政策」,將在下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