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集團(010)主席陳啟宗先生認為不應將細價股股災事件政治化,政府亦不要花太多資源於今次事件,並認為「買仙股如賭大細」,炒賣者「食得鹹魚抵得渴」,今次影響只是「小部份」投資者,對國際投資者沒有影響,不會影響外資投資香港的信心,筆者以為這番話頗有值得商榷之處。
將事件政治化,對解決問題未必有好處,相信很多人都會贊成,但今次將事件政治化的是議員和政黨,他們各有自己的盤算與目的。不過,政府決不能因此而不搞清股災的因果,事件之「因」明朗,才可作出改善;事件之「果」可反映決策失當的嚴重性,有人要承擔責任乃屬必然,至於需否下台,完全決定於「果」之上。
今次細價股股災之影響,並不如陳先生以及鄺其志所言,只涉及少數股民及小量金額,實際之影響不可能只以股災當天的成交金額計算,沽不出的股票與受影響的股民遠較成交金額反映為多,更甚者是今次事件打擊了股民在細價股方面的投資意欲,從近日的交投氣氛清楚可見。股民炒賣細價股自然知道波動大的風險,亦會「食得鹹魚抵得渴」,但今次損失來自無法理解的政策失誤,小股民又何罪之有?陳先生買慣大藍籌,對細價股之投資炒賣料知之不多,故有「如賭大小」的感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細價股當中亦有很多好股,炒賣要講求知識與技巧,全球在這方面的研究與著作亦甚多。
至於外資無損失也無損信心,可能只充份反映陳先生的「大戶」心態。港股市場主要為香港企業與投資者服務,又豈能不顧及「小部份」的利益?何況今次受影響的人實在不少。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