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半島的和解道路上,一直是由南韓採取主動,但北韓郤牽制大局。北韓領袖金正日在黃海炮戰爆發一個月後,突然改變態度願與南韓恢復部長級會談,並非由於南韓總統金大中的「陽光政策」成功,而是基於北韓有擺脫孤立的實際需要,再加上美國與日本促成。
金正日前年六月答應與金大中舉行峰會,令兩韓關係取得突破。但之後美國對北韓的態度轉趨強硬(見附表),北韓隨即退回自我封閉的境地,金大中一籌莫展。
六月底黃海炮戰後,南北韓關係更陷入低潮。不過,北韓上月二十五日又突然轉變態度,發表對炮戰表「遺憾」的聲明,之後的十日內更接連表示歡迎美國特使到訪、提議與聯合國司令部討論炮戰事件,以至答應與南韓重開部長級會談。
南韓世宗大學的李忠石(譯音)指出:「北韓此際似乎正走出孤立,推行經濟改革以挽救經濟。」聯合國近日指出,北韓的糧食嚴重不足,欠缺逾三十八萬噸;也有報道指北韓正開始推行中國式的市場經改。
另外,上周三美、日、朝三國外長在汶萊的東盟論壇會議期間會面,也有助緩和緊張關係。
事實上,美國政府近期對於「邪惡軸心國」之一的北韓態度略為軟化,上月底表示正重審對北韓政策,也表示已做好對話準備。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