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過份進取<br>上車落車:正中難令人安心

投資過份進取
上車落車:正中難令人安心

正中藥業(327,市值7350萬元)在細價股股災之前已暴跌,7月26日仍在停牌,正中急挫並未如兆晉(491)觸發連鎖反應,可見諮詢文件的確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正中暴跌,是因為主要控股股東有1.06億股抵押予多間孖展融資公司遭到斬倉,這批股份約佔已發行股本5.03%。通常這種暴挫股份的結局是一沉不起,正中的股價復牌後亦反覆下滑,但成交明顯比一般二三線活躍,仙股買賣差價闊,買賣活躍的股份會吸引一批即市炒家炒賣,並做成循環,令成交維持活躍,直至長買長跌逼近1仙的心理關口,成交才會顯著萎縮。
這類股份要大升不容易,貨源分散又多即市炒家,變成阻力重重,沒有甚麼投資甚至投機價值,但卻有討論價值。首先,正中上市後到目前為止交出的業績都不差,每期業績都賺錢,上次中期業績亦有2800萬元盈利;其次財政狀況非常良好,根據中期業績的資產負債表,現時的淨現金接近2億元,比市值高出超過1倍,如看現金流報表,則不需要特別擔心。

國內項目風險高
但正中中期業績中,卻已隱藏一項頗大的風險,集團將一筆高達1.645億元的現金撥作長期按金。集團與中國若干醫院簽訂多項協議,協議為期12年,集團將為該等醫院成立類風濕治療中心,可分享其溢利,這筆現金便是建設這些中心的按金。
正中資產淨值約2億,因此這筆投資是相當龐大,一下子全力出擊,而不按部就班逐步小注投入,是相當高風險,雖然是有可能成功,但如此急進的投資手法,難以叫人安心作長線投資,而且香港股民的信心通常建基於股價走勢,弱勢股更加少人敢碰,所以縱使表面看非常超值,卻不容易反彈。
正中事件不妨當作一個教訓,一定要跟進公司的資料,切勿單看損益表便作決定。
何 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