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素描:<br>蕭聯發染廠老闆拍電影

財經人物素描:
蕭聯發染廠老闆拍電影

漂染與電影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卻在士摩.蕭(SmallSiu)──中大娛樂(8167)主席蕭聯發身上結合起來。之所以叫做士摩,因為他排行最小,兩名兄長蕭堅發及蕭權發,與其事業息息相關。

‧小弟創中大 聯手打天下
士摩.蕭擁有從事棉紗貿易及漂染業的禮圖公司,他說入行全因為大哥蕭堅發。70年代,蕭堅發在當時規模甚大的毛紡廠東亞太平任營業員;至70年代末期自立門戶,與染廠老闆合作成立泰臨貿易,買賣紡織原料;及後該位老闆去世,蕭堅發獨力成立新公司,並拉攏兩名弟弟加入,三兄弟遂聯手打天下。
對於這家一做20多年的蕭家根基公司,士摩保持低調,堅持不肯透露名字。對於不少人認為紡織買賣及漂染業已是夕陽工業,他絕不同意,「衣食住行係必需品,衣服呢一行從來無衰退過……其實係因為配額嘅限制,去咗其他地方開廠。」
至於為何會被認為是夕陽工業?「見到工人失業,以為行業衰退,之後打開報紙又冇咗呢行嘅新聞,咪以為式微囉!」

‧漂染未式微 國內茁壯開
他又說,以前在港聘請100人,現在內地請了數百人,但少人知,其實是愈做愈大。從事漂染近20年,士摩說行業發展其實頗平穩,即使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前的社會動盪,也沒有帶來衝擊。
除了漂染外,蕭氏兄弟也涉足多個行業,包括地產及電影業,但他們一直希望低調投資。對於為何染廠老闆會有興趣投資電影業?士摩不承認自己是電影發燒友,只認為電影值得投資,因此不惜用了年多,在97年創立中大娛樂之前,往中文大學完成電影課程。
願意在投資一門生意前,先修讀相關課程的老闆可說是非常少見。正如士摩說:「唔係一時興趣,係一生事業。」他曾經看了一部電影的毛片10次,不是為愛看此片,而是為了控制質素。

蕭聯發簡歷
79年 --加入兄長蕭堅發公司,踏足紗線買賣及漂染行業
94年 --獲理工大學及香港管理學院聯合頒發商業管理文憑
96年 --修讀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的電影製作文憑
97年 --創辦中大娛樂
98年 --推出電影《沒有小鳥的天空》
99年 --DV電影《第100日》
02年 --中大娛樂上市
記者:范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