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報道】灣仔區議會最近發起一項「尋找灣仔海岸線」運動,年輕一代很想知道灣仔填海前的老模樣。不必了,地質學家告訴我們,二萬五千年前,灣仔對出根本沒有海,人們從香港島到大嶼山,大可以走路,頂多再划幾分鐘艇過河便行了。再追溯久遠一點,在一億六千四百萬年前,地球上壓根兒就沒有香港島,更遑論灣仔了。
為了將岩土科學和斜坡安全的資訊,傳達給普羅大眾,香港科學館和土木工程署聯合舉辦了一個「土與坡、知幾多」展覽,由上月底起,在科學館大堂展出,為期兩個月。當中不乏有趣的香港地質知識資料,舉例說,二萬五千年前,香港經歷了一場海平面急降的巨變,原來的海域變成平原。
高級土力工程師吳國材解釋,由於大規模的地殼活動,那段時期香港地區的海平面多次大幅升降,海面下降期間,香港地區曾出現由河流帶動沙石上陸地造成的大片沖積平原:「嗰時香港地區海平面低過𠵱家二十米,海岸線推出到一百公里以外,可以由香港行去大嶼山。」
這些由香港早期地質學家研究出來的成果,現在還非常有用。有河就有沙,土木工程署從香港島與大嶼山之間的遠古河流分布,可以推測現時海床下哪些地方會有海沙,用來作填海之用。
香港地質考古工作相當全面,幾乎連「盤古初開」也涉及。原來在一億六千四百萬年前,地球上尚未出現香港島,大嶼山和南丫島比香港島還早形成,那時南丫島還有東西兩島之分。直至一億四千萬年前,經過連串火山爆發,熔岩變成陸地,香港島才形成現今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