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團圓。面如滿月。其實月兒經常彎彎,太陽才總是圓的。畫太陽必然一個圓圈,畫月亮多是彎形,漢字「月」便彎彎,回教國族的旗徽亦有彎刀似的新月。
據說中國傳統盛行「月亮文化」,詠月多過頌日(毛澤東紅太陽時代例外,卻釀成浩劫),最崇尚團圓之月。圓臉鄧麗君常唱月亮歌曲,可能是這種傳統的最後一位代表性歌星,至少在目前,不會再有一位歌頌月亮的圓臉女星能紅遍全部華人世界。
當然,大多華人盼望中國統一團結,不願分裂,但普遍不會太着急,不想過度中央集權,認為地方自治、個人自由也很重要。最好做到合中有分,正如太極圖的圓形中有陰有陽,不必全白或全黑。其實全球化也應保持各地多元特色,如果全球像美國也不妥當。
說到鄧麗君的月亮歌,最典型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詞千篇一律地愛來愛去,愛你有多深?愛你有幾分?但旋律動人。
至於《但願人長久》採用蘇東坡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無疑經典,我卻覺得在音樂劇中重複唱得太多,越唱越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無奈,更覺鄧麗君命運像缺月,總是得不到她最渴望的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