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有可能出現「雙底」的情況,聯儲局或再需要出手減息,但筆者認為情況尚未到最差的地步,現時減息只會增加市場負面影響,按兵不動是為上策。其實大家想深一層,此次再出現經濟下滑危機原因是持續出現企業假帳問題,但只要政府嚴厲打擊不法分子,重建投資者信心,經濟在今年餘下時間不難出現轉機。
本港政府亦在為打擊不良市場分子作出努力,但並未能為廣大市民接受,加上市場利益集團的煽動下,令改革要一再延遲。上周已指出,政府、證監會及港交所(388)推出此份諮詢文件是有準備不足的責任,但令小投資者損失的罪魁禍首是當日操控市場的利益集團,證監絕對有需要調查,而另一風波亦正在醞釀。還記得事後的周一,本港各大報章出現72家上市公司及香港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聯署刊登指摘港交所的廣告,但其後竟有多間公司管理層表示對此事毫不知情,懷疑被立心不良人士所利用。
回說諮詢文件,草率是其失敗之處,令人可以乘虛而入。退市價訂於0.5元只是一個標準,是否適合見仁見智,但配套措施不可少,除牌前需要時間給持有者作出準備最為重要。如能像內地股市,將股價低於退市價30天或兩年處於虧損的公司,視為特別處理股份ST,限制其買賣,如未有改善或第3年仍繼續虧損,便將其暫停上市,為其提供特別轉讓服務,即內地的PT股份,讓其只可在某時段作交易,同時設定升跌限制,讓股民有途徑沽出股份,如該公司始終未能改善業務,就需除牌。但亦需像美國般,提供除牌後的OTC市場,為仍未能沽出手上持有的股份,提供最後服務,相信必令更多股民歡迎。
當局此次做法原意是希望打擊部份立心不良公司,只是做法未能達致完善,希望在改良後的諮詢交件,能更加照顧大眾股民,以取得更多支持。
連敬涵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