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慶祝八一建軍節之際,日本防衞廳周五發表二○○二年《防衞白皮書》,強調恐怖主義令世界進入了「新的不安時代」,在「新的不安時代」中,日本對中國更有強烈的「警戒感」,箇中原因是中國近年軍事發展秘而不宣、深不可測,軍事現代化的目標似乎不止於防衞,而是另有所圖。
日本早在九十年代初已響起「中國威脅論」,在新的《防衞白皮書》似乎又重彈此調。這份厚達三百頁的白皮書強烈表達了對中國擴軍益發的不安感,在第一章「國際軍事形勢」的第三節「亞太區軍事形勢」中,就詳論中國近年擴軍的態勢。
白皮書指出,中國近年不斷發展成亞太區政治與經濟大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大幅上升,軍費開支也自八九年以來連續十四年有超過一成的增長,但中國從不公開軍費細節,今年國防預算更加「不透明」。白皮書以中國今年軍費開支比去年增加約二百三十四億港元、即約百分之十七點六的增幅估計,中國正利用精良的高科技加強軍隊現代化,「軍事力量由重量轉為重質」。
白皮書又指亞太區仍受到核子威脅,但內容對核武大國俄羅斯的憂慮顯然遠不及中國。白皮書質疑,俄羅斯駐遠東軍隊「規模縮小,應變力也在下降」,中國卻仍保留包括核戰力量在內的大規模軍力,近年更不斷加強核子和導彈戰鬥力、加緊海空軍現代化,目標「超越了中國防衞必需的範圍」。據中央社報道,在台海兩兩關係方面,日本的防衞白皮書認為中國正在增備針對台灣的短程彈道導彈。
不知是巧合或是刻意安排,這份就中國軍建發出警告的白皮書發表之日,正值中國慶祝建軍七十五周年紀念日。不過,新華社剛在周四的紀念日,引述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專家羅援駁斥「中國威脅論」說:「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從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單方面承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日本白皮書的「中國威脅論」呼之欲出,反過來卻沒有提到日本軍費開支之高冠絕亞洲,對中韓憂慮日本以反恐為由擴大自衞隊活動更隻字不提。日本政府上年度在執政聯盟警告對華援助會間接助長中國擴軍後,已將發展援助削減了百分二十四點七。
日本的年度國防報告還首次提到,亞洲各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大,容易造成國與國對立,成為恐怖活動溫床,日本本有能力填補差距,但在經濟發展長期停滯下,可能給亞洲帶來不良影響。白皮書周三已呈交執政自民黨防衞小組討論,稍後將交內閣審批。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