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連兩個月的南海休漁期於本月一日結束後,部份漁船昨日凌晨已陸續將首批魚穫運送返港。漁護署表示,今年魚穫與往年相若,魚價方面亦維持平穩。有魚販表示,經濟不景令市民買魚意欲減低,因此在休漁期間亦不敢加價。
魚類統營處昨共批發了十萬零四千公斤魚產,漁護署署理高級漁業主任鄭和榮表示,昨日魚穫最豐富的是九棍、馬頭魚等,魚量和去年休漁期結束後相若。他指供應商可從不同地區取貨,因此就算休漁期結束,相信魚價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大清早到來買魚的批發商鄭先生表示,休漁期實施了四年,魚穫一年比一年差,今年南海天氣不穩,海面又愈來愈污染,休漁期的成效並不明顯。代表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表示,遠航作業漁船在幾日後才回航返港,屆時會有大量魚穫,相信魚價亦會隨之而下調。
在旺角花園街街市經營魚檔十三年的陳先生表示,雖然休漁期間魚穫較平時略少,但亦不敢輕易加價。「經濟唔好,啲人都少咗買魚,以前一次買兩、三條紅衫(魚),𠵱家就買一條,重要講埋價,又或者剩係買啲平價魚!」昨日紅衫魚的街市價為每斤由十九至二十元,大眼雞魚每斤約三十元,與平日相若。對於有報道指有內地漁民在休漁期間違規捕魚,鄭和榮表示已向內地了解,得悉國內已加強打擊違規捕魚行為,相信有關情況將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