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是甚麼東西?應該是負責撥款給予大學的官方機構,止於此而已。最多是監察大學之內的行政,以防納稅人的資源誤用,已是極限。事實上這一方面教資會表現很差,有事發生時,大學中人從不以教資會為申訴對象,這是本文的題外話。
教資會絕對不應不務正業,干預大學的學術事務。教資會代表政府,政府若對教育行政太多干預,是違反人權公約中尊重教育自主的原則。教資會一直千方百計,要迫大學設立英語評核試,受到各大學的抗拒,已是一例。
今天教資會又宣布,要採用一個IELTS(國際英語水平測試),作為大學生自願參加的英評試。話就話自願,但係就連同公務員事務局同九大商會及專業團體支持,咁就是變相迫大學生多考一個試。
永遠有人無知地誤解教育的原意,以為大學生是一件貨品,要經由不同的品質檢控。商界中人尤其如是。大學是為社會服務,不是為商界作職業訓練,大學教育是發展人的個性,不是一個個品質考試的副產品。如果只係考試咁簡單,設立考試機制就可以,根本無人需要到大學讀書。
算啦,講極唔明。無人會叫牛津、劍橋、哈佛,甚而北大清華的學生,考個試先可以返工。香港人崇外,近來由政府商界帶頭,以猛踩自己大學生的水平為樂。想不到李國章校長上場,情況還是一樣。